近日,上海市質監局公布對浸漬紙層壓木質地板產品抽檢情況,28%的木質地板產品不合格。近年來,地板市場上有關質檢案例層出不窮,這不僅反映出了發展近三十年的市場上遺留下來的詬病逐漸凸顯,也凸顯出企業在產品質量上也還將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對于國內地板企業而言,嚴把質量關才是長遠發展的關鍵。
多家地板品牌被爆質量不過關
據相關報道顯示,本次抽查了40批次產品,經檢驗,不合格11批次。涉及的不合格項目為:甲醛釋放量、靜曲強度、表面耐磨、標志或包裝標識。其中,甲醛超標仍舊是這次質量檢測中的主要問題。除此以外,靜曲強度不過關也成為此次部分地板企業登上質檢黑榜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所謂靜曲強度,是人造板在受力彎曲到斷裂時它所能承受的壓力強度。通俗而言,靜曲強度不合格的木制家具在受到外力作用時更容易出現裂紋或斷裂。如果靜曲強度不合格,說明產品的力學強度較差,直接后果就是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會出現裂紋或斷裂現象,存有較大的安全隱患。
地板企業規避質檢問題需多方共同努力
縱觀當下地板市場,質量問題已經成為地板市場上的頑疾。隨著地板市場日益趨向飽和狀態不少商家開始渾水摸魚,在地板生產工藝上偷工減料,加上相關質檢部門監管缺失更是助長了這種風氣,讓消費者利益大大受損,也擾亂了地板市場的清明。有關專家指出,當發生質檢出現問題時,不管是企業、消費者還是國家,都應該積極采取措施解決。
注重地板質量問題一直是地板企業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從屢次抽檢,極高的不合格率說明地板企業在產品質量問題上仍需努力。劣質產品引企業發展危機,誠信建設迫在眉睫不管是官方的抽檢結果,還是消費者購買的地板產品出現的種種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地板企業必須正確對待產品的質量。不合格產品在市場上的廣泛銷售,不僅會為消費者的人身安全造成隱患,同時在日積月累的質量問題事件糾紛中,也會對地板產品的品牌形象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因此,在競爭形勢尤為嚴峻的地板市場上,企業想要逆勢突圍,還需要首先將產品質量提升上來,與此同時,加強誠信建設也成為企業加強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唯有從多角度著手,切實解決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需求,地板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