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工信部與住建部聯合印發了《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提出到2018年,綠色建材生產比重明顯提升,發展質量明顯改善,與2015年相比,建材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
據了解,綠色建材指的是在全生命期內減少對自然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影響,具有“節能、減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環”特征的建材產品。本次《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中強調,到2018年,綠色建材生產比重明顯提升,發展質量明顯改善。綠色建材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占比提高到20%,品種質量較好滿足綠色建筑需要,與2015年相比,建材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氮氧化物和粉塵排放總量削減8%;綠色建材應用占比穩步提高。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30%,綠色建筑應用比例達到50%,試點示范工程應用比例達到70%,既有建筑改造應用比例提高到80%。
為實現上述目標,方案提出進行綠色建材下鄉行動、試點示范引領行動、強化組織實施行動。
據悉,兩部門將選擇典型城市和工程項目,開展鋼結構、木結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等建筑應用綠色建材試點示范。在綠色建材發展基礎好的地區,依托優勢企業,整合要素資源,完善研發設計、檢測驗證、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公共服務體系,支持建設以綠色建材為特色的產業園區。
在資金支持方面,方案提出,要利用現有渠道,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投入。支持有條件的地區設立綠色建材發展專項資金,對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企業給予貸款貼息。研究制定建材下鄉專項財政補貼和鋼結構部品生產企業增值稅優惠政策。
本次行動方案還提出了:建材工業綠色制造行動、綠色建材評價標識行動、水泥與制品性能提升行動、鋼結構和木結構建筑推廣行動、平板玻璃和節能門窗推廣行動、新型墻體和節能保溫材料革新行動、陶瓷和化學建材消費升級行動、綠色建材下鄉行動、試點示范引領行動、強化組織實施行動等10項行動舉措。其中,鋼結構和木結構建筑推廣行動位列第四項。在文化體育、教育醫療、交通樞紐等公共建筑中將積極采用鋼結構,發展鋼結構住宅;在工業建筑和基礎設施中也將大量采用鋼結構。促進城鎮木結構建筑應用,推動木結構建筑在政府投資的學校、幼托、敬老院、園林景觀等低層新建公共建筑,以及城鎮平改坡中使用。推進多層木—鋼、木—混凝土混合結構建筑,在以木結構建筑為特色的地區、旅游度假區重點推廣木結構建筑。在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自建住宅、新農村居民點建設中重點推進木結構農房建設。支持利用農作物秸稈、竹纖維、木屑等發展生物質建材,鼓勵在竹資源豐富地區,發展竹制建材和竹結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