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又傳出裁員消息。
據報道,在上周末舉行的京東集團開年大會上,京東宣布2019年將末位淘汰10%的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京東所作出的這個決策,是經過了深刻的內部反思之后,為了解決目前企業所存在的各種組織問題,以重拾創業精神和初心的一種舉措。

對此,京東方面當日很快作出回應稱,消息屬實。“京東集團正在積極推動‘小集團,大業務’的轉型,旨在盤活資源、充分發揮組織活力,為多元業務的發展保駕護航,以實現有質量的增長。”
《中國企業家》記者從京東內部了解到,目前京東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應在80至100人之間。該消息之所以引起巨大關注,原因至少包括以下兩個:一個是當下企業末位淘汰比例一般為5~10%,京東本次已觸及上限;另一個是裁員并非始于基層員工,而是直接從副總裁級別高層動手,這無論在互聯網公司還是傳統企業,都相當罕見。
就此動作,京東副總裁宋旸在回復《中國企業家》記者問詢時解釋稱,此次裁員絕非意味著戰略收縮,而是組織管理的一種舉措,為的是強化危機意識、喚醒創業激情,京東接下來將繼續在零售、物流、數科、物產、保險、云、印尼、泰國、AI等九大板塊全面發力。
2019年,京東“換血”的決心顯而易見。
困局亟待疏解
眾所周知,京東在2018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從外部環境來看,電商平臺普遍面臨互聯網人口和流量紅利消失的問題,大家已從爭奪增量市場,轉向了對存量市場的價值挖掘。
過去這一年,京東的GMV增速放緩,活躍用戶數量下降,疊加“明尼蘇達事件”引發的創始人危機,京東股價下跌,逼近破發,腹背受敵。
在劉強東的2019年新春賀信中,他將2018年比作“對我本人、我的家人以及公司都是異常艱難的一年”。面對這樣的內外交困時刻,京東也頻頻醞釀著反擊。
2018年11月,京東曝出擬內部裁員10%的消息。雖然京東官方對此予以否認,將其解釋為年底正常的人員考核變動。但《中國企業家》記者從京東商城在職員工處了解到,京東內部確有相當比例的員工在以“優化”的形式“被離職”。
京東商城員工透露,HR先給部門內“被優化”的同事出具了一份離職補償協議,再要求他們主動提出離職。員工大多會選擇接受這一安排,從而免于在簡歷上出現“被裁員”的經歷。從商城的角度來看,這也可以借此降低“裁員”的比例和影響。
在收縮組織的同時,京東也在對過去一年遇到困難的原因展開反思。2018年12月初,京東商城的核心高管用了4天4夜的時間,對商城的戰略進行了研討。會后,決策層重新達成了商城的基本經營理念,即信賴、客戶、價值。目前來看,這4天4夜的會議也確定了京東接下來一系列的戰略與組織變化。
2018年12月21日晚,京東公布了2018年的第二次組織架構調整,這也被稱為京東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組織架構調整,涉及商城業務全線。京東商城自此被劃分為前臺、中臺、后臺三部分,新成立了平臺運營業務部、拼購業務部,整合生鮮事業部并入7 Fresh;同時,徐雷被推到臺前,任輪值CEO,京東內部的三大事業群從向劉強東匯報,改為向徐雷匯報。
組織變革成頭等大事
2019年1月19日,在京東商城年會上,劉強東沒有出席,徐雷第一次以京東商城CEO的身份在年會上發表了講話。值得注意的是,在組織文化方面,徐雷措辭嚴厲,坦率地指出了商城當下人浮于事的痼疾。
“向內看,實事求是地說,我們的組織能力和行為方式也出現了問題:客戶為先的價值觀被稀釋,唯KPI論和‘交數’文化盛行,部門墻越來越高,自說自話,沒有統一的經營邏輯,對外界變化反應越來越慢,對客戶傲慢了。我們由一個行業的顛覆者變成了被挑戰者,但思想上和機制上都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徐雷說。
除此之外,徐雷的講話中還預示了京東未來一個更大的變化,即經營模式的變化。
一直以來,京東都是一個中心化開放式貨架的經營模式,這與京東自營供應鏈的基因有關,也與互聯網零售早期的模式有關。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多種互聯網場景的出現,零售的邊界已經極大地擴展,社交、短視頻、資訊、游戲等都有形成交易的機會和需求。
徐雷提到,“一盤貨打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在這樣新型的競爭業態下,客戶的需求變得多樣,企業的組織也需要變得更為靈活,業務環節需要成為一個個可以拆分、重新配置、具備強耦合關系的組件。
這樣的思路轉變,對于一個已經有著18萬員工的龐大集團來說,將是一個顛覆式的轉變過程。
2月1日,劉強東在京東官網上發表了新春賀信。信中,他將“組織”形容為京東2019年的第一大事。劉強東也在信中首次提到了京東未來“小集團,大業務”的組織變革方向。
“小集團,大業務”,簡單說來,即總部的職能從管理型轉變為戰略型,將運營職能下沉,決策前置,總部更加關注協同發展、平臺建設、數字化管理。
這樣的運營和作戰思路,京東在2018年年底已率先在物流板塊的118個經營體中踐行過,彼時它被稱為“Big Boss”。“Big Boss”的核心理念是“劃小經營、決策前置”,鼓勵一線的Big Boss們從客戶需求的角度去理解指標,聚焦于最優先的事務,同時與組織進行協調。
2019年,類似Big Boss的組織模式,將在京東全集團內推廣。可想而知,京東組織架構必將發生一場從上至下的深層次變革。而作為副總裁及團隊核心的決策層和執行層,首先需要對這一戰略高度地認同、理解和執行。對這一轉變無法適應、無法交出成果的,很可能就將被淘汰出局。
2019年新春伊始,京東從副總裁級別開展末尾淘汰雖然看似“雷霆手段”,但從京東的歷史上看,在危急的時刻往往都伴隨著劇烈的人事變動,這對強調執行、效率、為業績負責、戰斗文化的京東人來說,應該并不陌生。
京東內部員工談到,從2018年12月開始,部門內的氛圍已經變得空前緊張起來,加班加點、嚴陣以待已成為大家心照不宣的KPI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