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6日晚,華燈初上,夜色斑斕,深圳創藝源設計師俱樂部(微信公眾號:創藝源)內迎來了一群舊雨故交,展開了一場以“昨天、今天、明天”為名的設計清談。
古人,“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以歌相和,以杜康款之
今時當以茶待之,坐而論道
共敘崢嶸歲月,暢談設計風流人物,不亦快哉
本次沙龍由廣東設計師聯盟、飾界網組織主辦,邀請了八位知名設計師,他們是多年的業內好友,也是共同砥礪前行的RUN(潤)空間藝術創造社的八大成員:
香港筑境華藝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總經理&設計總監歐陽楚堅
深圳市睿思國際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設計總監任文濤
深圳市米蘭軒陳設藝術有限公司創始人運營及藝術總監蔡少芬
湘桂(深圳)裝飾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設計總監李湘桂
深圳市大壹空間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設計總監 張雷
深圳凌奔環境藝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設計總監 凌奔
FDD五朝國際酒店設計機構創始人&設計總監 周青
SDD上達國際商業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設計總監劉海濤
此外,廣東設計師聯盟藝術顧問 大衛衛也受邀出席,廣東設計師聯盟執行秘書長、飾界網主編 占炳軍擔任主持,飾界網副總 李丹,飾界網策劃總監林艷艷等列席。
(左上起:歐陽楚堅、任文濤、蔡少芬、張雷)
(左上起:凌奔、劉海濤、周青、李湘桂)
RUN(潤)空間藝術創造社 | 讓設計,創造美好生活
飾界網一直致力于為設計師提供專屬服務,對設計師的品牌策劃和形象包裝是平臺的一大服務特色。
2016年,飾界網傾力打造“設計師經紀人明星計劃”(以下簡稱“經紀人計劃”),甄選行業優秀設計師,聯合頂級策劃團隊,借助互聯網推廣營銷渠道,為設計師進行全方位專屬定制策劃,旨在提升個人及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建立市場口碑與影響力。
此次請到的8位嘉賓不僅是“經紀人計劃”項目當之無愧的設計明星,同時,他們還有另一個名字——“RUN(潤)空間藝術創造社”。
“RUN(潤)空間藝術創造社”于2016年8月第四十三屆深圳(國際)房博會期間正式亮相成立,八位來自深圳一線的空間設計師共同發起成立,他們是中國室內設計界中生代的代表性人物,多年來,他們一直身體力行致力于:設計與社會;設計與行業;設計與藝術;設計與公益等領域的融合與共生。創造社以“設計讓社會更美好”為理念,以推動設計與產業價值提升為使命。
香港筑境華藝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總經理&設計總監
歐陽楚堅
深圳市睿思國際設計有限公司
創始人&設計總監
任文濤
深圳市米蘭軒陳設藝術有限公司
創始人運營及藝術總監
蔡少芬
深圳凌奔環境藝術有限公司
創始人&設計總監
凌奔
湘桂(深圳)裝飾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創始人&設計總監
李湘桂
FDD五朝國際酒店設計機構
創始人&設計總監
周青
深圳市大壹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創始人&設計總監
張雷
SDD上達國際商業設計有限公司
創始人&設計總監
劉海濤
自成立以來,“RUN(潤)空間藝術創造社”一直踐行設計師的使命,不忘初衷,八位設計師在各自熟悉和擅長的領域里,筆耕不輟,精打細磨,以專業化的水準和職業精神,為廣大業主帶來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精品。
他們都有自成一派的資本與實力,但卻選擇“抱團取暖”,固然有應對資本遇冷整體市場轉型的考量,但更多的還是基于團結合作、取長補短,共創精品的美好愿景——讓設計,創造美好生活。
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煩憂
在沙龍現場,一群老友相聚,敘舊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平日為項目奔波往來于全國各地,“空中飛人”是生活常態,難得這次八人聚齊一堂,圍桌而坐,共論設計,閑話人生。
沙龍現場,圍桌夜話(一)
除了互相“拆臺”相互打趣之外,打開了話匣子的設計師們也紛紛自爆入行“心酸”往事,有的出身藝術世家一路順風順水.
如女王蔡少芬,一路走來,將軟裝陳設做成了一門生活的藝術,在去年的“十雅談”上更是以為都市男士精英打造的情境樣板間《品》而贏得滿堂喝彩;
建筑設計出身的凌奔游歷甚廣,常年游走海外,讓他的設計充滿了世界的氣息;
同樣藝術世家出身的劉海濤,癡迷于商業空間領域的探索,更注重藝術與實用主義的結合,做出了很多具有典范代表性的商業項目;
睿思的任文濤,將東南亞設計風演繹得獨樹一幟,自成一派;
大壹空間的張雷,將“讓設計創造美好生活”作為企業經營理念和對客戶的承諾;
有的憑著一己之力,以滴水穿石的毅力與勤奮,成就了屬于自己的設計之路,作為酒店設計里的“年輕實力派”,青年派的元老設計師,周青用他的專業與服務贏得了業主的認可與尊重;
別墅豪宅領域里的一體化專家李湘桂,靠著對設計的堅守,對 家裝 設計行業的使命感,一步步走到今天,并將會一直堅定的走下去;
當然,還有我們本期的東道主——歐陽楚堅先生,作為創藝源設計師俱樂部的設計總監和創始人之一,歐陽先生始終走在設計探索的前沿,他偏愛新中式,一桌一椅皆獨具匠心,對傳統工藝和東方文化的領悟,讓他的設計如同本人一樣,帶有神奇的魔力與信任感。
大家談到設計的初衷,雖各有造化淵源,但無一不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堅定了將設計作為終生事業的決心,對他們而言,設計,已經不是一件工作,一單生意,一份事業,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俯仰之間皆是學問,皆是設計的痕跡。
我們相信,這不僅僅是“RUN(潤)空間藝術創造社”八位成員的初心,更道出了千千萬萬的每一位設計同仁的心聲。
明日之日,設計之路漫漫,惟愿心安
當然,沙龍上并不全部都是和風細雨的閑侃雜談,在敘舊之余,大家也不約而同談到了當下行業發展的現狀,直面困境和尖銳話題。
作為行業的“中堅力量”,設計師們明顯感覺到了行業發展形勢嚴峻,“業務量少了,原先‘綁定的’開發商”日子也不好過,活不多,需要謀求轉型”這是大多數設計企業的運營現狀。
單從土地資源而言,可開發的越來越少,對應的項目也日趨減少,整體從增量建設開始轉向存量改造,但這種轉變不不僅與資源減少有關,還與中國城市化加速發展了30年后,從只講“有/無”的設計1.0時代慢慢進入追求“優/劣”的2.0時代有關。
2016年以來,“互聯網+”、“產城融合”、“共享辦公”、“青年公寓”、“存量改造”、“BIM、VR、AI”、“智慧城市”、“鄉建”、“民宿”等熱門詞匯頻繁出現在行業探討話題里,也成為本場沙龍重點討論的一個環節。
設計師們各抒己見,結合自身的發展和心得體會,進行了熱烈的可行性討論。
大家總體認為:不管是增量還是存量,設計行業始終應著眼于考慮如何將人們生活、工作、休閑的空間變得越來越舒適與美好,提升人們的品味與價值觀,建立當地獨特的文化,而非一味追求利潤增長與一己得失。
設計之路漫漫兮修遠,吾輩當上下而求索,明日之日,惟愿心安。
創藝源設計師俱樂部內景
文 / 飾界網
圖 / 廣東設計師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