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OLED電視一直是彩電行業中最耀眼的明星,其超廣視覺、無限對比度和柔性科技等是液晶電視無法比擬的。OLED電視被視為替代液晶的下一代顯示技術,但是OLED電視此前受其高昂價格限制,尚未動搖液晶電視的地位,不過這樣的局面或許不再,創維在2017年將會量產自主研發的OLED電視,降低成本、誘發競爭,OLED電視的爆發期即將來臨。
創維量產自主研發OLED電視,打破壟斷
過去OLED電視價格高昂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OLED電視的核心面板全部依賴LG旗下的LG Display,以及其他上游硬件技術一直被韓企壟斷。不過這受限的局面已被打破,創維在2016年正式發布首臺中國自主研發的OLED電視,并且預計在2017年實現量產。
創維發布的首臺中國自主研發OLED電視采用的面板來自京東方,京東方是國內顯示領域的領軍企業,目前已躋身全球第二大面板廠商,在OLED屏的研發和生產方面都得到國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京東方在四川綿陽建立6代AMOLED生產線,加上鄂爾多斯的 5.5代產線、成都的兩條6代線,不久京東方的OLED 產線將達到四條。
根據創維此前的介紹,自主研發的OLED電視命名為M1系列,創維M1可以實現每個子像素獨立放光,具有天然黑、高對比、快響應、廣視角、防藍光等五大優勢,能夠無限接近100%的純黑,讓畫面真正實現完全黑場,同時,擁有無限對比度,電視畫面層次感更強,響應時間能夠做到0.001ms以內,比液晶電視快4000倍以上,完美解決高速運動畫面的拖尾和殘影問題。此外,自發光體能實現160°的亮度視角和120°的色度視角,每個角度都不失真,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廣視角。而且OLED的藍光能量較LED液晶大幅降低70%,更加健康和護眼。
倘若創維M1在2017年實現量產,正式宣告中國彩電行業徹底告別“缺芯少屏”的時代,同時打破了韓國企業在生產OLED電視的技術壟斷,全面降低OLED電視的制造成本,奪回OLED電視的定價權。而創維高層在此前的發布會上就透露,“自主研發OLED電視將以親民的價格加速市場普及。”
創維深耕OLED電視,引領同行聚焦產業
其實OLED電視發展比較早,早在2007年索尼就涉足OLED電視,由于當時技術尚未成熟、成本過高,加上索尼當時的彩電業務虧損嚴重,無力投入更多資金持續研發從而放棄了OLED電視,導致OLED電視被行業忽略,度過了一段真空期。
后來,積極跟進OLED電視的只有創維、LG Display等少數企業,而在中國OLED電視市場,創維是大規模發力最早、態度最積極的一家企業。早在2013年,創維就發布了中國第一臺OLED有機電視。2015年,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作為主管單位,創維集團作為理事長單位,成立了中國OLED顯示產業聯盟,聯合近30家機構,涵蓋了OLED顯示產業鏈上下游、產學研領域。
去年,創維不僅發布了首臺中國自主研發的OLED電視,還率先將HDR技術、AR技術應用于OLED電視,憑借企業的深耕將OLED電視產業推上軌道。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中國市場的OLED電視在2016與2017年將保持400%的增長速度。
調研機構INS也指出,2018年,中國OLED電視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將穩定在20%左右,中國將成為全球OLED第一大市場。面對如此龐大的OLED市場,過去放棄或忽略OLED電視的企業在2017年奮起直追,重新把發展目光聚焦在OLED電視產業上。
索尼在去年宣布重新回歸OLED電視產業,并且在2017年1月初舉行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展出最新OLED電視,同時松下也在CES2017上展出旗下首款具有HDR功能的OLED電視。緊隨其后,東芝在日本發布了旗下首款4K OLED電視。
在一眾品牌的集體參與下,OLED電視的技術將會更進一步發展,同時帶來積極的良性競爭,特別是創維改變OLED電視格局之后,OLED電視將會在市場上得到縱深,甚至迎來全面爆發,2017年有望成為OLED電視的“爆發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