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可以說是涂料企業最為艱難的一年;一方面,部分市場趨向飽和,涂料產品銷量難以增長;另一方面,原材料價格不斷飆升,讓眾多涂料企業生存備受威脅。十月,中國政府啟動了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直接影響了相關80多個行業,涂料企業深受其害。中國經濟的下滑,像是給涂料企業帶上了重重的手銬腳鏈,舉步維艱。據了解,2016年,涂料行業內就有近三分之一的中小企業處于虧損狀態,產能過剩的直接后果就是企業資金周轉困難,進而惡性循環,企業陸續倒閉。
“粗放式發展”埋下倒閉狂潮伏筆
中國目前的涂料行業中,80%左右都屬于中小型企業,而這部分中小型涂料企業卻占據著大半的國內涂料市場份額。在環保壓力、供給側改革、原材料價格持續飆升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之下,這80%的涂料企業,會有50%以上的小型涂料企業面臨著倒閉的窘境,即使不倒閉中型涂料企業,也將會采取裁員的方式縮減企業運營成本,保證企業的日常運作。2016年初,國際化工巨頭杜邦公司率先做出在全球裁員1700人的決定,國際巨頭都不堪重負,中小型企業的生產壓力就更不言而喻了。
其實,在我國涂料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就為今天的倒閉狂潮埋下了伏筆。21世紀以來,國內的涂料企業都忙著在全國各地擴建新廠、互相抄襲模仿,打價格戰、搶占市場,而忽略了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導致國內涂料企業之間的競爭力低,涂料產品同質化問題日益嚴重,涂料企業之間的不正當競爭也都司空見慣,這中粗放式發展,最終讓產品毫無競爭力可言,于是“造就了”很多中小型涂料企業關門歇業的情況。
環保政策加碼 違法成本增高
化工行業,始終被認為是高污行業,在環保政策的重壓之下,很多化工企業的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涂料行業是一個最具代表性的行業,當然難逃其咎。新的《環境保護法》、《涂料消費稅》、《家具制造行業VOC排放標準》等各項環保法規相繼出臺,涂料企業作為備受環保部關注的環保問題“大戶”,當仁不讓成為重點執行企業。2016年5月,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十條”將重點監管石油開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等行業,涂料行業當然被羅列其中。5月末,繼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湖南省、四川省、天津市、遼寧省、浙江省和河北省開征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污費之后,山東省成為全國第十一個省級地區(含直轄市)、正式發布文件通知試點開征VOCs排污費。
隨著近年中國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國家開始不斷在環保政策上加碼,并不定期對化工行業進行突擊檢查。環保部直接公布監督舉報電話,被舉報企業一旦環境違法情況屬實,將面臨關停整頓以及高額罰金的重處。這對環保設施不達標的部分涂料企業來說,又是當頭一棒。不僅如此,近日,部分省市環保廳陸續發布出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的名單,在責令淘汰關閉的這些名單中,涂料企業也占據一定份額。
安徽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部分關停涂料企業
多方共振漲漲漲 成本高漲 產品難漲
進入2016年以來,原材料價格一路飆升。作為涂料主原料的鈦白粉、環氧樹脂、聚酯樹脂、助劑都呈現大幅上漲姿態,運輸上漲再為涂料成本加碼。人民幣匯率的貶值,讓我國多數依靠進口助劑的涂料企業成本大大提升,成本漲,涂料價格遲遲難漲,涂料企業的生存壓力山大。介于涂料行業的現狀,中國涂料采購網近日對國內多家涂料企業進行了電訪。多數涂料企業負責人表示2016年利潤、營業額整體大幅下滑,受原材料上漲、市場需求疲軟影響,今年唯一增長的只有企業負債率。某粉末涂料企業負責人對于目前的涂料行業深感憂慮:“近年,粉末涂料的高端市場長期都是由跨國化工巨頭把持,以杜邦、阿克蘇、等為首國際品牌為了打壓民族品牌,利用自己強大的資金實力,死死地壓制住市場價格,在原材料價格大幅瘋漲的時候,甚至進一步壓低產成品價格,致使現在國內很多同行都是在苦苦掙扎。
多方因素共振,迫使涂料企業陸續上演“倒閉”的戲碼,部分維持堅挺的分也是負債累累,波瀾迭起,有的破產、有的負債隱身、有的暫時性關停,也有的選擇轉型,從珠三角到長三角,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兩個板塊不約而同的遭遇了經濟寒潮,正可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中國有超過1.5萬家的涂料廠,多米諾效應漸顯,涂料行業的整合也正式登臺了,那些不具競爭力、產能落后、品質低劣的涂料廠商,正面臨著新一輪的“倒閉”劫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