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裝修公司的模式是提供設計與施工服務,裝修公司對涉及的建材價格沒有決定權,盡管裝修公司都向客戶承諾享受建材市場最低價,實際上這只是裝修公司為建材商傳話的說法,建材商向所有裝修公司都做同樣的承諾,裝修公司再向客戶承諾的結果還是不能突破建材的市場價,這就是長期以來裝修材料價格不菲的原因。
許多裝修公司都清楚建材價格可以左右裝修公司的競爭力,但裝修公司要讓建材價格下調又是力不從心的事,哪 家裝 修公司能做到可以左右建材價格,哪 家裝 修公司就可以被消費者所追捧。對此,福建 家裝 業老大——有 家裝 飾通過廣泛的市場調查后,終于推出裝修行業的全新模式——集約化裝修,一舉打破了裝修行業的傳統格局,把裝修價格大幅降低而贏得市場的高端認可。
2011年之前,有 家裝 飾的前身是福州百年雅美裝飾,一家定位中高端的小微裝修公司,員工不過幾十號人,經歷十余年的打拼仍然難以做大企業。其掌門人何燁認真思考了 家裝 公司難做大的種種原因,偶然一次一位業主兩兄弟在同一樓盤買了新房,其中一個委托百年雅美裝修,一個則自己買建材請裝修師傅做工,裝修方案則照搬百年雅美的設計圖紙,到了裝修結束時,兩兄弟的裝修費用竟然相差數萬元,因此引發業主兩兄弟的爭吵,委托了裝修公司的一方也對自己的做法表示后悔莫及。何燁表示當時在場的他面對業主兩兄弟的爭吵簡直無地自容,事后他為此失眠多日,一心想著如何把裝修價格大幅降低,但按照傳統裝修公司的模式做下去,各環節的費用在壓縮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改變。為此,2010年何燁干脆把裝修公司歇業數個月,自己出去走訪全國各地的新型裝修公司,盡管那時裝修行業也沒有成型的集約化模式,但通過這番走訪使他有了新的發現,博采眾長再進行升級整合有了如今的集約化模式。
2011年百年雅美裝飾開始變身,從原有的百余平方米辦公場所,變為上萬平方米的辦公加建材賣場,公司也更換新的名稱為有 家裝 飾。有 家裝 飾橫空出世時,福州的裝修業界普遍報以冷眼,幾乎都是持否定的觀點,認為裝修公司擺這么大的場面會不堪重負。當有 家裝 飾的廣告鋪天蓋地般出現在福州的所有媒體時,質疑聲也隨之加大。當有 家裝 飾的第一個促銷活動推出時,令人不可置信的低價更是引來業界的許多嗆聲,許多人斷言有 家裝 飾那么便宜去做肯定要賠本,甚至不乏斷言有 家裝 飾做中低端市場會遭遇售后服務的大麻煩,做不了幾個月就會關門。
深入了解有 家裝 飾的人才會清楚,有 家裝 飾實際上可以算是中國第三代 家裝 企業,第一代屬于裝修游擊隊式的零散模式,以個人名義為業主提供施工服務,第二代則是現在市場上大多數傳統型裝修公司,為業主提供設計與施工全過程服務,屬于第三代 家裝 公司的有 家裝 飾則是借助裝修的龍頭業務,帶動建材軟裝的銷售,消費者真正實現了享受一站式裝修服務,實現了市場最低價的建材軟裝購買。有 家裝 飾開張后,其低廉的價格瞬間讓福州的業主趨之若鶩,公司業績連年呈倍數增長。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有 家裝 飾建起自己的窗簾工廠、 家居 工廠、衛浴工廠,在源頭上掌握了部分建材的價格,同時,有 家裝 飾又爭取成為多個品牌建材的省級總代理商,在非自己生產的建材上又減少了流通環節,讓價格真實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對一些用量大的建材雖然自己還不能生產也沒有省級總代理資格,有 家裝 飾采取大批量向廠家直接進貨,為此又建起了占地20畝的倉儲物流園。一系列的舉措都讓有 家裝 飾在裝修材料上取得了價格決定權,在公司不斷壯大過程中,何燁總是要求財務總監適時進行成本核算,適時把利潤降下來,由此讓終端銷售價格大幅降低,形成了價格的絕對化優勢,讓消費者的裝修價格大幅節省成為現實。
有 家裝 飾在不斷尋求差異化經營中快速做大,不斷把價格降下來贏得更大的市場,如今,有 家裝 飾在福州公司有坐班員工近六百人,有 家裝 飾廈門分公司獨占一棟12層辦公大樓,單店規模與單店業績都成為中國 家裝 業的領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