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萬維家電網在觀看“2025年海信視像春季新品超前瞻”后,在微博上拋出了一則重磅消息:海信電視全面百吋化,客廳WALL時代到來。
這一消息迅速引發行業熱議,甚至得到了海信官方的轉發支持。這意味著什么?過去,消費者選購電視時,總需要拿著卷尺反復測量沙發與電視墻的距離,小心翼翼地在“傷眼”和“憋屈”之間尋找平衡。而如今,這一糾結已被徹底打破,新的消費邏輯簡單而直接:墻有多大,電視就買多大!

客廳Wall時代:墻有多大,電視就選多大!
長期以來,電視行業遵循著“按觀看距離選尺寸”的規則。首先是因為輻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技術的限制,導致離得太近滿眼都是像素點,體驗很差。
但是,這些問題到了今天已經不是問題。AI技術的迅猛發展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低藍光、低輻射技術成為標配,像素點問題被完全解決,甚至海信通過AI畫質芯片實現了2K畫質向4K的“越級”提升。技術的進步,讓消費者不再需要依賴“距離產生美”,而是可以盡情享受大屏幕帶來的沉浸式體驗,感受畫質的細膩與臨場感的震撼。
“墻有多大,電視就買多大”并非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當下消費趨勢的真實映射。從行業角度來看,電視的“巨幕化”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消費文化的變革。它標志著家庭娛樂體驗從“觀看”向“沉浸”的轉變,也預示著電視行業正在重新定義自身的存在價值。
可以預見,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突破和消費者需求的升級,電視行業將加速邁向“Wall時代”,推動家庭娛樂體驗進入一個全新的維度。而在這場變革中,海信電視無疑走在了行業的前列,成為引領趨勢的重要力量。
海信電視接下來要干啥?我猜它要搞個大新聞
還有兩個禮拜就要舉行AWE了,在這個風云際會的行業年度舞臺上,海信電視會怎么玩?這里我大膽預測一下,海信電視可能會在“電視尺寸”和“畫質技術”方面搞一些大動靜,甚至是掀起一場“雙重風暴”。
猜測1:百吋?不,可能比百吋還大!
首先,電視越大越好這已經是共識。但問題來了:多大才算大?目前市面上,百吋基本已經是天花板,也是大多數消費者能想到的極限了。而海信電視作為百吋產品線最全的品牌,會不會往前再邁一步?
我猜,海信電視很可能會進一步擴充百吋,甚至把超大尺寸的“客廳WALL”做成自己新的核心板塊和優勢點。雖然現在行業里也存在零星的超大尺寸電視,但基本還是屬于“不為賣”而只為證明“我有”的象征性產品。而海信電視并不如此,它已經“真真的”做了超30款百吋巨幕產品,覆蓋了多個尺寸、多個品類,是行業里百吋產品線最全、最強大的,也是真正為了了讓消費者去買、去用的。
海信電視已經把百吋電視當成了重點、做成了主流,掀起了“百吋風暴”。那這次推動“客廳WALL”成為新主流,掀起新的風暴,恐怕也是順理成章的。或許很快,百吋電視就會像之前的65吋、75吋、85吋一樣變成“常規款”。
猜測2:RGB-Mini LED,海信電視可能要實現真正量產
屏幕越做越大,畫質必須跟上,所以技術的創新顛覆也是必經之路。今年3月份CES展上,海信電視率先將RGB三維控色液晶顯示技術應用于Mini LED產品上,推出了全球首臺116吋RGB-Mini LED電視。我覺得這是一個重要信號,那就是海信電視不僅要讓行業進入百吋時代,更要同步推動行業進入RGB多基色顯示時代。

原因很簡單——這項技術“更適合大尺寸電視”。為啥這么說?其一,這項技術讓色彩更細膩,色域面積比傳統Mini LED高20%以上,在色彩體積、控色精度等方面也全面超越傳統量子點技術……說人話就是,這項技術首次讓Mini LED電視在色彩上全面超越OLED電視,這對超大尺寸電視而言至關重要,不然你想想一百多吋的OLED得多少錢?其二,這類電視還比QD-OLED電視和傳統Mini LED電視節能20%以上,更省電了!
我們有理由相信,海信電視會在AWE實現RGB-Mini LED系列的量產上市,讓這一超前技術真正實現落地入戶。未來,百吋和RGB技術會一起成為海信電視新的兩板斧。想象一下,家里的百吋電視不僅大,畫質還細膩、而且超省電……算了我不敢想。
結語:別糾結了,買大的就對了!
海信電視今年以來的這些動作,不僅僅是技術的升級,更是對消費者體驗的重新定義。從“按距離選尺寸”到“照著墻買電視”、從百吋到客廳WALL、從傳統Mini LED到RGB-Mini LED,海信電視正在用實力告訴我們:未來的客廳,就是一塊巨幕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