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就餐場景無外乎有三種:在家做,點外賣、出去吃。自己做放心但是麻煩,外賣方便但是不健康,出去吃得好但是消費高……如果你想擁有更好的就餐方式,現在有第四種或許更值得你的期待——阿爾法魚就餐場景。
作為行業唯一的預制品物聯網解決方案平臺,阿爾法魚開創的就餐場景,首次讓用戶在烹飪和外賣之間找到了平衡。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人們就餐的側重點不同。有的人在意方便快捷,有人則注重烹飪體驗,這兩種理念在傳統飲食方式中似乎不可兼得,卻在阿爾法魚平臺同時實現了。
簡單講,用戶吃到美味、方便食物的同時,還能體驗到做飯的樂趣。全新的就餐場景不僅將徹底改變人們的家庭飲食習慣,同時也將進一步完善海爾食聯網的生態布局,并以平臺為推動加速國人的飲食革命。
預制菜走俏,阿爾法魚顛覆傳統飲食模式
阿爾法魚平臺的崛起,與預制菜行業的快速發展息息相關。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商業化經營,到如今遍布全球的產業鏈,這種不需要擇菜、洗菜的菜品,已經愈發受到消費者青睞。根據盒馬鮮生數據顯示,54%的95后會購買食材做飯,半成品菜是他們的最愛之一。
飲食模式的改革,是消費觀念轉變的必然結果。特別是在做飯時間已經被計算為生活成本的當下,人們需要在忙碌的工作和烹飪中尋找平衡點,讓烹飪的效率、體驗和健康飲食等方面能夠平衡。基于此,更為便捷的預制菜,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

不過即便預制菜可以解決人們日常飲食中不會做、不想做的窘境,但是行業整體在用戶端的滲透仍然局限。突出表現為預制品多存在于餐飲連鎖市場,且買回家后很難還原最佳口感。
因此,具備食聯生態布局的阿爾法魚顯然更具優勢。平臺基于海爾食聯網開放的生態,構建起一個用戶和生態資源方交易、交互、體驗迭代的生態模式。餐飲企業可以上線阿爾法魚,推出自己的預制菜,用戶可以下單購買,收貨后將預制品放入蒸烤箱一鍵烹飪,從買到做全“包圓”。
這種模式,也在改變傳統餐飲模式與用戶需求之間的關系。在海爾食聯網生態平臺的覆蓋下,原本割裂的美食生態和用戶體驗再次聯系起來,餐飲企業能更好地圍繞用戶需求迭代升級預制菜。配合三翼鳥智慧廚房場景的終端能力,用戶想吃不必去餐館,廠商也不再擔心預制菜口感不符合用戶需要。
“第四種”就餐場景,美食生態全方位覆蓋
目前,預制品不好買,不好做依舊是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所在。而且在眾口難調的當下環境,人們的口感喜好各有偏愛,阿爾法魚平臺推出“第四種”就餐場景,如何去滿足用戶的差異化需求,同時還原食物的正宗口感?
其實打開APP界面即可看到,該平臺上匯聚了天南海北的美食,品類更豐富。在這里,用戶不僅可以選俏江南、西貝等品牌館子,還有營養早餐、健康餐、家鄉菜等多種品類,從小籠包、炸牛奶類的小食,魚香肉絲、蠔油牛肉類的熱菜,到狀元雞等特色大師菜應有盡有。只需一鍵,用戶就能買回家。

更重要的是,配合三翼鳥廚房場景,美食制作方便,烹飪簡單。想吃剁椒魚頭,登錄阿爾法魚平臺下單購買,冷鏈及時配送到家后,裝盤放入蒸烤箱,一鍵啟動剁椒魚頭程序,一道來自中國烹飪大師徐溶的秘制剁椒魚頭,十幾分鐘后就能享用。想吃北京烤鴨,還能根據個人需要,下單減脂版、風味版、片制烤鴨等。這種模式既實現了便捷烹飪,又保證了食材的健康和透明。
目前,基于海爾食聯網的無界生態,阿爾法魚正在加速全球美食資源的整合布局。圍繞用戶需求,匯集從餐飲企業到加工廠、原料方、冷鏈物流到廚師的各方生態資源,不斷升級優化用戶的飲食體驗。相信“第四種”就餐場景,也將改變人們的飲食習慣,煥新更加健康、便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