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M+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進入最重要的環節——“第二季新建敦煌計劃之炳靈石窟”,正式拉開序幕。3支夢之隊于8月6日進駐甘肅炳靈石窟,展開考察學習,即將掀起一場穿越時空的“文藝復興”。

(炳靈石窟)
【1】進駐“世界文化遺產”致敬古典美學
西晉泰始年間(公元265年-274年),絲綢之路、唐蕃古道交通要沖的河州(今甘肅臨夏),黃河北岸,高山崔巍,一項開鑿石窟的計劃正在醞釀、展開。一百多年后,鮮卑族乞伏部在河西一帶建立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大規模的石窟建造工作,正式拉開大幕。石窟中留下的“建弘元年”墨書題記,是迄今為止中國現存石窟中最早的明確紀年題記,比莫高窟的最早題記還要早整整100多年。
從此,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一千多年間,黃沙吹襲,朔風呼嘯,但石窟的營造和重修,從未停止。不同民族、不同王朝先后在石窟上留下了屬于自己文明的色彩和印跡。石窟于201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這就是位于甘肅臨夏州永靖縣的炳靈石窟。炳靈,是藏語“仙巴炳靈”的音譯,意為“十萬彌勒洲”之意。現存窟龕216個,保存有西秦至元、明時代的造像共近800尊,壁畫面積約1000平方米,以及大型摩崖石刻4方、石碑1方、墨書及石刻造像題記6方。洞窟主要集中在下寺,共有編號窟龕184個,分布在南北長350、高60余米的崖面上。

(炳靈石窟外景)
【2】穿越時空探尋“文藝復興”,再造石窟新空間
從泰始年間算起,1700多年后的2019年,M+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開啟“第二季新建敦煌計劃之炳靈石窟”。一群年輕設計師,在炳靈石窟,展開一場古典美學的尋根與致敬,并將以傳承與創新的方式,對炳靈石窟公益空間進行改造,在這方圣地添加屬于當下這個時代的色彩與印記。
炳靈石窟,山巖巍峨,碧波粼粼,蔚為壯觀。石窟中各類佛像法相莊嚴,慈容安詳,菩薩群裾靈動飄逸,或立或坐或臥。還有豐富多彩的亭臺樓閣、飛禽走獸、花卉樹木,精致繁復的裝飾圖案。壁畫線條細密圓潤,形象生動傳神。東方與西方,中原與西域,農耕與游牧,宗教與世俗,不同風格融合,多樣題材共生。雖經歷千百年風雨滄桑,依然色彩濃烈,碧若翡翠,赤如丹霞。
這是這種不斷海納百川、汲取養分的胸懷,造就了炳靈石窟的經典之美,這與提倡開放、包容、多元的M+大賽高度契合,開啟了一場新銳力量與古老文明的親密接觸。

(3大戰隊駐地炳靈)
6位夢想導師與實戰導師,從M+大賽“年度影響力TOP100”中遴選出了15名設計師組成3支戰隊,來到炳靈秘境,針對公共空間進行改造。戰隊實行雙導師制度,各有1位夢想導師和1位實戰導師,與選手進行理念分享和設計指導。。3支戰隊分別是陳德堅、王心宴率領的“KFC戰隊”,陳耀光、厐喜率領的“和光同喜戰隊”,張清平、張燦率領的“張張王牌戰隊”。

(炳靈石窟)
【3】PK升級,3支戰隊爭奪唯一機會
去年5支夢之隊PK爭奪3個改造空間機會,而今年賽制升級,3個戰隊PK爭奪僅有1個改造空間機會。更加嚴苛的選拔與更加殘酷的PK,也更加考驗選手們的創意。年輕設計師先要深入石窟,遨游歷史,感悟經典;然后走出石窟,回歸現實,將從石窟中找尋的美學因子,融入全新空間設計全新空間,在古典美學與新銳理念的碰撞中,讓歷史與現代實現無縫對接。9月7日,夢之隊終極決戰將在上海上演,舉行年度頒獎盛典。
而去年第一屆M+大賽“新建敦煌計劃之榆林44窟”公益改造空間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最后的施工,將于今年8月底舉行竣工儀式。

M+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是由中國家居行業上市品牌紅星美凱龍聯合新浪家居共同主辦的年度設計盛事,也是大中華區水準最高、參與人數最多、覆蓋城市范圍最廣、最具品質效應的室內設計比賽。大賽為新銳設計師們打造的一個夢想舞臺和學習交流平臺,從而為設計行業、家居行業挖掘和培養人才,引領家居行業的結構性升級和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