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2012年開始,勞動力人口首次下降,至2017年,勞動力人口已經累計下降2344萬人。這大約相當于中國人口出生高峰期一年的出生數,遠遠高于近些年每年的人口出生總數。
勞動力人口指的是16周歲至59周歲的人口,他們既是主要的勞動人口,也是主要的消費人口。從消費角度說,他們是社會的消費主體。隨著中國經濟的主要推動力量轉型為消費,這部分人口的減少,對于經濟的影響是重大的,也是長期的。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推算,2018年,勞動人口的下降總數預計不低于295萬人,看上去這是2012年以來下降數量最低的。但是如果仔細地分析相關數據會發現,人口高峰期出生的女性正好在今年開始退休(今年她們已經年屆55歲),如果考慮實際退休女性與實際退休男性人數,減去進入16歲的人口數,兩者相差額為驚人的807萬人。
也就是說,今年實際上退出消費主力人群的人數是2012年以來最高。
這一數字可以解釋為什么今年開始房地產市場迎來拐點,家具業的增長經歷了一、二季度的慣性增長之后,第三季度開始大幅回落,第四季度的前景也非常晦暗。
如果退休人口增加與家具業的發展確實存在相關性的話,家具業在未來五年會迎來更大的難關。
因為五年后,不僅是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生的女性繼續大規模退休,男性也開始大規模退休,而年輕勞動力的補充難以彌補巨大缺額。2023年,勞動力人口下降總數預計不低于1172萬人。這才是家具業真正的噩夢。
面對這樣的消費基礎的變化,家具企業如何應對?
向中高端領域求生存
▽
消費基礎只是發生了變化,仍然有諸多積極因素。其一便是你會發現有錢人越來越多。勞動人口的下降,必然推動企業提升工資水平;在一個消費型的社會中,人們的財富增長速度更快。如果中國循著發達國家曾經的發展路徑,以中國這樣的人口規模,極有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十年左右)迅速從中等富裕國家快速上升為富裕國家。
在這一進程中,中高端家具企業的收獲會最大。
這可以解釋為什么近些年來家具企業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但是規模以上的企業數卻在不斷增長中。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對2012年至2018年家具業的研究數據,這幾年,家具企業數量逐年增加200家左右,其中2017年增加439家,使總數達到6000家。即便是今年上半年,仍增加217家。
投資人們正是看到了財富增加后,家具領域大有可為,他們不惜重金布局未來。當然,他們試錯的路上也是損失慘重,約有15%的家具企業是虧損的。
規?;ㄖ婆c制造穩中端
▽
在一個健康的社會,中產階級的數量是最多的。
在我們計算勞動力人口下降這一數字與它的趨勢之外,我們還不應忘記一個事實,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統一市場。而如果這個統一大市場變成世界上富裕國家之一,其總體的購買力將舉世無雙。
有數據顯示,中國極有可能在今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國。而在此之后,國人的消費力會持續增加。
中端消費一向是消費的中堅。但是傳統型家具企業會發現自己的競爭對手太過強大,難以匹敵。
目前發展最為迅猛的定制家具工廠,有著強大的資金后盾,市場基礎,制造實力,軟件實力,網絡資源,中端市場的競爭門檻極大提高,中小型家具企業要在這樣的市場上分食蛋糕,必須拿出自己的手工杰作與高質量的服務。在規模化企業難以顧及的地方,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
中端市場上會存在一些巨無霸。但是因家具業的天然屬性,中小企業只要不正面與其抗爭,找到自己的強項,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但是其生存模式與現在應該大不同。
開拓海外低端市場
▽
如果既想制造低端家具,又想生存的話,大概只有一途:開拓海外市場。這便是抓住一帶一路提供的新商機。
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會是長期的,也一定會日益顯示出其巨大的后續發展空間。人人都向往富裕,中國從貧窮到富裕之路,貧窮國家一定會效仿,這是人性所致。
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市場未開發,這些市場有的離我們很近,如中亞等國;有的離我們很遠,如非洲。
作為世界第一大家具生產國,中國的家具產能只能輸出到欠發達國家,才有自己的新的發展空間。
國內市場越來越高端化,集約化,規?;?,這也是所有發達經濟體的共同特征。想走老路,只有換空間,換消費對象。東莞著名的華堅鞋業在遙遠的埃塞俄比亞找到了勞動密集型制造異地復制的商機,正在非洲大陸熱火朝天地發展,這就是部分中國家具制造企業的榜樣。
中國在發展,趨勢無可改變,能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