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十幾天就是國慶、中秋雙節了。雖然兩個節日重合,假期看起來似乎少了,但至少可以連休8天假;而對于一直素有“旺季只看金九銀十”的家電行業來說,顯然也將迎來新一輪的銷售旺季。
眾所周知,今年是空調業十年難遇的“豐收年”。尤其是今年4月以來,全行業內銷出貨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持續增長,主要空調生產企業出貨量幾乎都創下了歷史最高增長水平。
據國家信息中心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冷年我國空調整體內銷零售市場規模達5622萬臺,同比增長28.5%,銷售額同比增長30.5%,創下歷史最高銷售記錄。其中,重點城市市場銷售量為4062萬臺,同比增長30%;五級及農村市場銷量1560萬臺,同比增長24.8%。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空調行業高峰論壇上,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副主任蔡瑩表示,對照歷史數據可以發現,2017冷年是五年來空調銷售量增幅最高的年度。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空調生產企業承受著來自雙方面的壓力。一方面,上游原材料、運輸費用的上漲使得空調產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另一方面,空調業的多年擴張使得一、二級市場日益飽和。近兩年,在市場競爭和生產成本的壓力下,海爾、美的、格力等主流空調廠商紛紛擴充其產能,以期產生規模效應。隨著競爭趨于白熱化,眾多中小品牌被淘汰,市場資源進一步向強勢品牌集中。然而,擴張也帶來產能的急劇放大。
在這種背景下,空調的三、四級市場和高端市場開始突現。在規模潛力巨大的三、四級空調市場上,主流廠商還有進一步擠壓其他品牌的市場空間;同時,消費者不再過分地關注價格,產品的技術附加值和品牌價值得以體現,國內空調廠商在產品附加值更高的高端空調市場上也有相當的利潤空間。空調廠家開始將政策重心向中高端利潤機型傾斜,并希望由此形成與電商、連鎖商的差異化經營——電商暢銷低端低價機型;線下渠道商中高端利潤機型。
專家提出,與外資廠商相比,由于本土廠商在銷售渠道和市場運作上的地域優勢,因此只要在品牌美譽度和技術創新上下足功夫,加強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就能在競爭中揚長補短,在空調高端市場取得一席之地。萬維家電網預測,今年黃金周促銷競爭的重點也不會是價格,而是集中在產品的節能、健康、技術等空調本身的因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