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將改變顯示產業的規則,必將主導未來電視市場。”—— LG Display社長呂相德
這并不是一句口號,細數國際上的各大電視品牌,加入OLED陣營的已經占據了一多半。被稱為未來電視的OLED技術已經實實在在的到來了。

“未來電視已來”這是2017年OLED巔峰盛會的主題。這一主題在會議中不斷的被提及,這其中有長虹、康佳、創維、LG電子、飛利浦、索尼等電視龍頭企業的領袖級人物,也有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中國電子商會的行業專家,還有蘇寧云商、國美電器等主流渠道的大佬。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白為民表示,OLED技術的出現對彩電行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促使彩電行業從傳統的價格戰、促銷戰,向著高端化、精品化轉型升級。OLED創新技術產品為彩電行業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嶄新活力。
就在OLED峰會結束后的7個小時候,蘋果發布了iPhoneX手機,亦如傳聞一樣的采用了OLED顯示面板。這無疑又是對OLED顯示技術的巨大認可與推動。作為在OLED上游的領導企業,LG Display幾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大尺寸OLED顯示技術的攻關,現在又致力于整合全產業的力量去推動行業向新一代技術邁進。

在中國建廠擴大產能迎接發展
與遍地開花的各世代LCD面板生產線相比,用于電視的OLED面板幾乎是由LG Display一家獨攬。產能一直是禁錮OLED發展的因素之一。
目前,LG Display在韓國已經有E3廠(8千片產能)、E4-1(2.6萬片產能)、E4-2(2.6萬片產能)等8.5代線產能。其中E4-2處于產能逐漸釋放階段,完全滿產需要到今年底或者明年初。
7月25日,業界風傳的LG Display在中國建廠的計劃正式“官宣”。LG Display將主導在廣州市建設一家生產OLED大尺寸面板的合資工廠,該工廠坐落于廣州開發區,與其2014年正式投產的8.5代線液晶面板工廠相鄰。合資工廠的注冊資金約為157億人民幣,LG Display將持股70%。
LG Display大中華區總裁印裕盛介紹到,該工廠目前已正式動工,預計2019年上半年全面投產,2020產能全開之后,大尺寸OLED面板年產能將達到600萬片以上。印裕盛同時表示,廣州的OLED產業園區以面板生產為中心,還有原材料、模組、銷售、物流等會形成一個產業鏈園區,屆時生產的OLED面板大部分會銷往中國市場。新產業園區的建設不僅會給上下游產業鏈直接或間接的帶來經濟效益,同時還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外媒消息指出,LG Display也計劃在2018年增建E4-3項目,規模亦為2.6萬片。此外,未來在P10工廠建設10.5代OLED線,并采用先進的印刷工藝。
產能的全面釋放無疑將會大大刺激OLED電視產業的發展,也會改善OLED電視售價相對過高的局面。印裕盛說到,“到2020年的時候,整個OLED的生態環境會有很大的改善。整體的產業規模也會進一步得到提升。我們相信,當上游原材料、產業鏈更加成熟的時候,對成本的降低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談到為什么中國會成為LG Display的首個海外OLED工廠,LG Display社長呂相德說,在北美、歐洲、日本等高端電視市場,OLED電視已經主流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視市場,對新技術、新產品接受能力很強,同時中產階層迅速增加,相信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OLED電視市場。

從左至右:LG Display TV事業部副社長黃龍起、社長呂相德、大中華區總裁印裕盛
整合行業力量共襄OLED盛舉
彩電行業向來都是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競爭中不斷創新。之前,LG電子和國產巨頭創維是推廣OLED顯示技術的尖兵。但是在2017年,OLED迎來全面爆發,產業發展加速。
據統計,LG Display在中國、歐洲、日本的客戶迅速擴展至13家。就在9月6剛剛結束的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IFA 2017)上, LG電子、創維、康佳、索尼、飛利浦、松下等全球主要電視廠商,都全面展示了其OLED電視產品。LG Display社長呂相德表示,全球主要電視整機廠商們正是從畫質、厚度、設計、應用等多種層面對OLED技術表示認可,才積極推出了多種OLED電視。
與會的創維集團CEO劉棠枝表示,電視產業目前雖然處于飽和狀態,但是OLED電視在市場上展示了新的價值,將會成為顯示產業的突破口。長虹多媒體產業公司總經理蘇子歡亦表示,OLED是電視行業發展的趨勢,憑借的是OLED電視像素自發光帶來的畫質絕對優勢。長虹會堅定不移的把握趨勢,開發更成熟優質的OLED電視產品,用最高的性能價格比給消費者創造不斷的驚喜。

堅信技術優勢無懼QLED到來
業內普遍認為,OLED與量子點之爭絕對是近三年來行業最堅挺的一根主線。呂相德也坦言,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有所不同,OLED陣營與量子點陣營對立嚴重,中國市場的OLED電視發展水平在全球來看略慢。
LG Display社長呂相德表示:“OLED是沒有背光源的自發光結構,可以呈現純粹黑色、無限對比度、超廣視角等完美的畫質,同時,OLED具有無限的設計自由,可實現透明、柔性、可折疊等顯示應用,是未來電視產品的最佳顯示技術。”正是這份對于OLED顯示技術優勢的自信,讓LG Display有了征服所有消費者眼睛的信心。
LG Display正在全國建立OLED創新技術體驗館,力求讓消費者切身感受OLED顯示帶來極致的黑色、純正的色彩以及千變萬化的形態。之前,OLED創新技術體驗館已落戶北京,分別開設于首家全球電器體驗中心中塔大中以及北京蘇寧生活廣場慈云寺店,未來也會在諸如廣州塔等各大城市地標性建筑鋪開。
談到和量子點的競爭,LG Display TV事業部副社長黃龍起表示,目前生產的QD LCD只是在LCD的背光源上面涂抹一層QD粒子的膜材,或者在LED背光源芯片上涂抹QD物質,以提高色彩表現,將其命名為量子點。目前的量子點電視只是液晶電視的包裝手段。
而更進一步的QLED(量子點發光電視),在技術上還有一些難點無法突破。呂相德介紹到,據韓國顯示專家預言真正的電致發光量子點技術成熟到等到2025年。黃龍起則認為,“QLED出現也是自發光因子的一個技術,我們不認為它是超過OLED技術的一款產品。所以,我們對電質發光的QLED的技術并沒有那么的擔憂。
而針對量子點陣營對OLED電視壽命、殘影等問題的攻擊,黃龍起回應說,OLED電視可保證5萬小時壽命,殘影問題已經解決。目前55、65英寸4K電視面板的生產良率已經達到85%,2017年底良率預計可以進一步達到90%。“如果OLED產品真的存在這樣的問題的話,我相信他們(索尼、飛利浦等企業)也不會布局這樣的產品”。
而針對業界剛剛興趣的8K技術方向,黃龍起說,OLED已能做到8K超高清,LG Display 的目標是2019年上半年量產8K的OLED面板。并且,OLED技術制作8K比液晶有能耗上的巨大優勢。

OLED得到各專業機構看好 爆發可期
奧維云網副總裁董敏介紹,2017年上半年,全球彩電出貨量9456萬臺,同比下跌3.5%;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2181萬臺,同比下跌7.3%。與此同時,OLED電視在中國市場的零售量上半年卻同比增長103%。
IHS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也十分看好OLED的未來。他曾表示,“OLED技術會被消費者極度認同,對于OLED電視品牌陣營是非常大的利好。但是,目前禁錮OLED發展的決定因素一個是產能,一個是價格。對此,黃龍起表示,到了2020年,隨著產能的擴大和技術的進一步成熟, OLED面板的價格有望下降到1500美元的水平,LG Display是以此目標推進的。
解決好上述問題,業內各方的看好并有世界知名企業參與其中的OLED電視產業必將在未來3-5年迎來徹底爆發。作為大屏幕OLED技術的先驅者與引領者,LG Display也肩負著更為重要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