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美凱龍撤出廣州,是傳統 家居 賣場生存艱難的一個縮影。
搞活動、打折、抽獎,已經成為 家居 賣場不落的盛筵,但效果越來越小。
“不久的將來,你可以看到,現在的很多專業 家居 賣場都會倒閉。”一統國際 家居 家具事業部總經理楊海鵬直言不諱。他不是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就在不久前舉辦的中國首屆 家居 流通大會上,中國家具協會市場委員會執行主席、居然之家董事長兼總裁汪林朋也稱,目前中國 家居 市場面臨嚴重同質化、效率低下體驗差、受互聯網沖擊信心不足三大困境,至少1/3的中小 家居 賣場會退出市場。而在廣州,除了一統 家居 的獨立店已經開業,建材、家具只占11%面積的安華匯商業Mall也開始招商,兩種完全不同的業態,均正面襲擊傳統 家居 賣場。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梁紅舉
家居 賣場 日子并不好過
盡管國內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暴熱,銷售更是量價齊升,但作為房地產后市場的 家居 業似乎并沒有什么起色。中國建材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秦占學表示,盡管上半年有一個五一黃金周拉動銷售,但全國建材 家居 景氣指數(BHI)依然處于下降態勢。市場環境究竟有多惡劣?“每天都有品牌在倒閉,也每天都有經銷商在退出這個行業。”記者走訪廣州多個 家居 賣場發現,人氣大不如前,不少店面暫停經營。 家居 業人士黃先生告訴記者,賣場清冷、業績下滑成為常態,不少 家居 品牌“關門”,尤其是外來的品牌,而本地的老品牌相對略好。
雖然幾大 家居 建材賣場幾乎每月、每周都在開展促銷活動,也有賣場用降租來與經銷商共渡難關,甚至開展電子商務等多重渠道突圍,但仍然掩蓋不了慘淡的行業現狀。
家居 建材賣場“觸電”的探索電商之路,仍在摸索中,目前尚無任何成功案例。號稱投資4億元的紅星美凱龍旗下的電商平臺“紅美商城”,經歷“表現平平、業績不佳,換帥裁員”,最終改版后更名星易家,原有投資被疑“打水漂”。居然之家投入超過2億元的電商平臺“居然在線”也不是很給力。
品牌獨立店 用性價比搶食市場
“高昂的經營成本、混亂的市場、不透明的商品價格以及不能對市場需求迅速做出反應等等諸多問題,是傳統 家居 行業舉步維艱的主因。”楊海鵬說,傳統專業 家居 賣場是商業地產項目,靠出租場地賺錢。業內統計,從2005年到2013年,整個賣場的租金平均漲了2.7倍,家具經銷商的成本平均增長了3倍,這些成本壓力最終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而獨立店要改變的就是這些因素。“在傳統賣場中,經銷商也要賺錢,所以售價標的奇高,至少是進貨價的3倍。”楊海鵬透露,作為品牌獨立店,自產自銷就是最大的優勢。記者看到,在一統國際 家居 的店中,25000元就可以買一套客廳的實木家具,對比其他賣場的同類產品,至少便宜40%以上。
獨立店其實并不稀奇,在廣州,宜家算是一個,還有一個則是美克美家。楊海鵬說,獨立店都是在傳統 家居 賣場的“嘴里”搶食。
商業綜合體 用購物體驗爭奪消費者
對于宜家 家居 的成功,有一點是公認的,那就是購物體驗。“在消費者服務體驗方面,目前國內的專業 家居 賣場無法與宜家相提并論。至于購物環境,更是沒法相比,很多國外市場一家老小可以在賣場里吃喝玩樂一整天,而國內不少賣場環境很差,待一會兒就受不了。”汪林朋坦言, 家居 行業洗牌重組在即,1/3以上的中小 家居 流通企業將退出市場。“流通業態將呈現多樣化趨勢,大型實體賣場將向綜合型體驗式購物中心轉變。”
安華匯就是這么設計的。這個白云區的舊改項目,從奠基動工到開放營銷中心,一共用了約一年時間,這對于一個30萬平方米的大體量項目來說,算得上非常高效。與其他專業 家居 賣場不同的是,安華匯是專業賣場與shopping mall同時存在,而且還有公寓物業和寫字樓。
安華匯不僅打造公園式休閑購物,而且引入電商,安華匯生活Mall中引入的2萬平方米澳洲城,其中一部分就是澳洲主題跨境電商實體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