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3日至24日,朗和怡家暖通商學院李大為院長率團赴歐洲進行為期12天的專業考察。本次考察活動包含了意、法、德、瑞歐洲四國,重點考察了多家德國跨企業培訓中心,并與部分德國跨企業培訓中心達成意向合作協議。與會人員還共同參加了2016年3月18日至21日在意大利米蘭舉辦的“第40屆米蘭國際供暖、空調、制冷、再生能源及太陽能博覽會”(MCE)。一方面,重點了解了暖通行業新技術、新產品的發展狀況及未來趨勢,另一方面通過與國際知名企業、行業培訓機構的直接交流,站在國際前沿視角,來共同探討暖通行業發展大計。
德國是一個職業教育體系非常完善的國家,眾多高質量的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在體系內扮演著各自不同的角色,跨企業培訓中心便是其獨具特色的培訓形式。跨企業培訓中心是德國學校與企業充分合作下的產物,經過幾十年與時俱進的發展,跨企業培訓中心逐漸轉變為多功能的“能力培養中心”、技術轉移中心、事務服務中心,跨企業培訓中心是“德國制造”的堅強后盾。
通過這次歐洲之行,考察人員都深刻領會到了中國在暖通行業發展與歐洲的差距,而這種差距不僅僅是企業層面的原因,更有著職業教育層面的原因。
在第40屆意大利米蘭國際暖通展上,李大為院長認為中國暖通行業想要在世界立足,唯一的出路就是供給側改革,而中國暖通行業的供給側改革的前提是加強從業人員的職業教育。
在展會上,所有行業內高精尖的產品幾乎都被國外大品牌所占領,國內企業很多處于產業鏈的中下游,產品技術含金量有限,產業附加值低,在很大程度上充當了配角的角色。問題與機遇并存,隨著歐洲市場暖通市場的成熟和飽和程度加大,尤其是新能源、新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為擁有強大消費市場的中國企業提供了彎道超車的可能。比如說熱泵行業,在中國的廣東已經形成了研發、生產、銷售等全球領先的產業鏈,這將為中國在熱泵行業由追隨者變為超越者打下良好的基礎。正如在歐洲市場上的許多商品,包含玩具、衣帽、廚具產品等等,許多都來自中國,雖然目前處于產業鏈的底端,但隨著原始資本的不斷積累和技術的累積改進,一定會涌現更多國際性的品牌,日積月累發展成為暖通行業的“奢侈品”。
通過這次與德國某跨企業培訓中心的深入溝通與交流,雙方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朗和暖通商學院將借鑒德國跨企業培訓中心先進辦學理念和經驗,在中國全面啟動暖通行業第一家跨企業培訓中心。這不僅可以徹底解決目前中國暖通行業存在的許多不足,而且還可以營造更好的產業發展環境,改善企業、行業從業人員的收入地位,從而為中國暖通行業健康、良性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與此同時,跨企業培訓中心通過對第三方企業的定制化培訓,不僅為企業提供高規格的設計、施工標準,而且通過朗和暖通商學院這個平臺,實現朗和怡家體系所有資源的共享,讓更多的企業參與到朗和怡家這個體系中來,實現在產品、人員、渠道、資本等方面共享,以彌補許多企業目前普遍存在單打獨斗的不足,也解決了許多中小企業無法系統化培訓或培訓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這樣,作為朗和怡家商業模式標準化輸出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朗和怡家暖通商學院將成為國內暖通行業更高標準的踐行者,暖通行業的黃埔軍校將更加名實相符。
2015年9月,朗和怡家暖通商學院正式落戶南京工業大學。目前,朗和怡家暖通學院位于南京近3000平方米的跨企業培訓中心裝修工作已經全面啟動,培訓中心將同時面向暖通相關專業從業人員和大中專院校學生進行培訓。預計每年培訓人才數量5000人以上,朗和怡家暖通商學院在行業內的影響將更加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