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這個的都說我是曬著太陽就把錢給賺了”,當記者來到王先生家時,他正在屋頂上跟幾個老鄉聊著海爾太陽能光伏系統。
家住山西新絳縣的王先生是海爾雙熱力太陽能熱水器的老用戶,2015年海爾推出了太陽能光伏產品后,他在自家屋頂上安裝了10KW的海爾太陽能光伏,成為新絳縣“陽光發電”第一人。
對于一次性幾萬元的投入,許多人覺得有壓力,但王先生認為,這筆錢花得一勞永逸,即便現在不花早晚要花在電費上。“我家用電比較多,每天10度左右,一度電0.44元,一天就是4.4元,這樣算下來一年能省1600多元。”王先生有一本經濟賬,他說:“國家對光伏發電有補貼,每度電0.42元,自己家用不了的電可以并入國家電網,每度0.35元,這樣一度電能收入0.77元。平均每天發50度電,減去自用10度,剩下40度,以0.77元的收入計算,一年穩賺1萬多元。”
據悉,10KW海爾光伏發電系統的發電量平均每天在50度左右,在光照弱的冬天也能發30-40度電,即使在光照最弱的冬至日這天王先生家的海爾光伏發電量都達到了39度。而海爾光伏發電系統的設計壽命是25年,一般在安裝后的5年左右就可收回成本,然后就是持續的收益了。另外它的社會效益也顯而易見,25年的時間,10KW光伏發電可節約100噸標準煤,少排放25噸二氧化碳、碳粉塵67噸,二氧化硫7.4噸。
王先生向記者透露,他安裝海爾光伏發電系統,還有更長遠的打算。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光伏發電系統還不算普遍,而這種自發自用、余電上網、一次投資、長期收益的模式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王先生正在籌備新絳第一家海爾光伏專賣店,他利用自家的屋頂作為用戶體驗中心,每天前來參觀的村民絡繹不絕,在當地已經有6戶與王先生簽訂了訂購協議。
光伏發電是綠色產業的發展方向,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重要支撐。早在王先生之前,其他省市已經出現市民趕潮“屋頂發電”,然而諸如“光伏組件不合格”、“安裝公司和人員資質不達標”等問題并不少見,甚至有市民網購質量不合格的光伏組件在家自行安裝,由此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海爾光伏依托海爾集團品牌優勢,擁有完整的光熱光電節能解決方案、規范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體系、嚴格的質量標準管控體系,為產品品質提供強有力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