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嚴審查能夠有效促進電梯行業發展。”
目前,國務院安委會定于今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針對危化品、電梯等行業,在全國31個省開展的安全生產大檢查綜合督查正在進行中。
對此,國內電梯行業會受到怎樣的影響?作為行業主體中的一份子,快意電梯表述了自己的觀點,“能夠加快行業規范的樹立,使企業進入為謀取市場提升質量與服務的良性發展。”
國內電梯行業市場步入嶄新局面,新一輪競爭已初現端倪。
“行業準入門檻被直線拔高,”業內專家認為,這次督查工作“也許將會加速電梯行業集中度提升,尤其是加速內資集中度提升,行業內相關的品牌廠商也很有可能繼續加大對市場的布局力度,同時,也將會出現大量下游企業被兼并的局面。”
在不少業內相關人士看來,“被擠出市場的風險很大”,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品牌擴張的好時機。”
面對兩種不同觀點,快意電梯方面表示他們更傾向于第二種,國內行業標準拔高,給他們更多的感覺是“機會來了”。
但前瞻產業研究院卻在《2015年電梯行業市場發展前景》中提出,今年的電梯產業發展格局將會發生顯著變化,行業已進入洗牌期。又恰逢此次安委會對電梯等相關行業的大規模督查,行業與政府的雙重指標“空降”,有可能將引發國內電梯行業有史以來的一次“大考”。
聲稱“機會來了”的快意電梯,憑的是啥底氣?此時,網上的一組相關數據透露了相關的信息。
據悉,2004年初次進入新加坡市場,快意電梯已經連續多次中標新加坡建屋發展局項目;“產品目前行銷至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多款產品獲得歐盟CE認證……”
有意思的是,“罕有‘中國制造’能夠進軍歐洲國際市場。”在中國質量新聞網在一篇報道中也有提到“歐盟CE認證被國內企業視為制造商打開并進入歐洲市場的護照”,是作為歐洲市場流通產品的強制性要求。
可為什么獲得這本“護照”的難度系數那么高呢?
《中國電梯》雜志的解釋是,現在歐盟所執行的是2008年7月正式頒布的新歐標EN115-1:2008,而我國的國家標準則是仿效歐洲1995年頒布的EN115:1995制定的。
相比95版歐標,08版歐標中新增了對電梯產品在“工作制動器和附加制動器制動減速”的要求,這對乘客安全起到更進一步的保障作用。雖是細節上的調整,“卻也大大增加了廠商獲得認證的難度系數”。
快意電梯能夠多款產品獲得歐盟CE認證,在他們自己看來靠得是“主動消化吸收當地的電梯標準及業務要求”與“嚴格的自我要求”。
“不僅僅是符合標準,更是高于標準。”
快意電梯方面向記者展示了其產品的相關技術,“根據國標規定,電梯層門在受到沖擊后,凸進井道后的間隙不應大于0.12m,而快意電梯的標準要求為0.025m;曳引繩防松脫裝置符合澳大利亞As1735標準,國標中則無此要求……”
“嚴苛的要求才能夠充分保障安全。”快意電梯方面表示,“在目前已有的優勢上,繼續改善電梯整體設計的合理性、優化組成材質,讓電梯在使用時更安全、更舒適、更快捷……工程方、使用者在對比上自然能夠發現差異,選用誰也就沒有懸念了。”
在提及對國內市場的布局上,快意電梯方面表現得信心十足,“對市場的布局最終還是要落在產品上,這一點我們一定不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