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粗放式到精細化
“三年前,金明陶開始謀求轉型,重新劃分市場定位,重點培養中高端的客戶群體,我們將很多不做品牌的合作商砍掉,目的便是將自己的品牌做得更加專業化。”黃海云對記者說道。“在裝飾建材行業的發展中,如果一直將其定位于陶瓷行業的附屬品,那么裝飾建材的發展將無法前進。”
因此,黃海云提出了三個觀點:其一,在產品研發階段重新定位,根據不同地區的市場需求細分市場;其二,銷售過程中體現產品價值。對此,黃海云解釋道,相同的產品怎樣做出區分?主要依靠產品的包裝和定位,需要尋找一些有共同想法的陶瓷廠家一起完成;其三,打破基礎磚同質化嚴重的情況,將個性化融入基礎磚中,形成一種整體包裝空間。
在細化市場的問題上,賴順安告訴記者,柏拓裝飾對于公司今后的發展確立了三個工作重點。首先,穩抓產品質量以及加大花色開發力度繼續吸引客戶,滿足客戶不斷提升的需求。其次,細分終端市場不同需求。今后建材市場的銷售格局會隨著市場發展有所突破,過去以批發為主的客戶,明年如果不調整思路,調整自己產品銷售模式將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只有做“細”,做“深”,才能走得更遠。第三,努力做好銷售環節。明年,柏拓將繼續加大與客戶交流的力度。通過努力提升自身以及在發展上下功夫,專心與廣大客戶協作發展。
或將突破傳統渠道的束縛
現如今,行業的上空籠罩著壓抑的愁云,裝飾建材企業不得不到處尋找開拓渠道的新模式,渠道多元化成為當前陶瓷行業發展的新走向。在走訪過程中,有企業對記者直言,多渠道經營是做大做強的必然途徑,也是做大做強的最終結果。但這得視陶瓷廠家具體發展到何階段,并不適用于每一家陶瓷廠家,還得量力而為,需理性分析自己的優劣勢,尋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渠道才是關鍵。
此外,拓展新的渠道,意味著在新領域的投入,應充分考慮到渠道建設的條件是否已經具備,持續發展的能力能否得到保障,以及經營過程的風險可否有效抵御,當做到胸有成竹,防患于未然,方能避免出現匆匆投入、草草收場的失利局面。
裝飾建材行業在與陶瓷廠家“捆綁”的這些年,“我們自身只能依靠陶瓷廠家存活,沒有任何自主性,但事實上,裝飾建材的應用和個性化發展的空間是很大的。”佛山市金蝶谷工藝制品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曾德朝說道。
據了解,陶瓷裝飾配件的用材五花八門,有陶瓷、石材、玻璃、鋁材、樹脂等類型,隨著加工工藝和生產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更多的材料被打造成造型各異、色彩分明的配件。根據消費市場的反饋,樹脂類配件的銷售份額開始減少,彩雕因其出色的立體效果占領了更多的市場,馬賽克則依靠滿足個性需求的百變搭配牢牢地占據了一定的份額。
曾德朝表示,國外的陶瓷裝飾配件體系完善,特別是歐洲已經達到了先進水平,這與設備、技術和設計有關。而在國內,陶瓷裝飾配件的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廣,發展的方向則會傾向于為客戶提供整套裝飾方案。 家居 裝飾越來越個性化,配件的價值比重和應用量會逐漸上升,所以用到的材料也會更多,還會運用到跨界的工藝。
因此,黃海云表示,在眾多發展渠道中,與陶瓷廠家合作對于裝飾建材行業是一條有利的渠道,但建材行業還需“兩條腿”走路,繼續探尋其他利于發展的營銷模式以規避風險。現如今,各個裝飾建材企業新建展廳的目的顯而易見,營銷模式逐步與終端靠攏亦或是裝飾建材今后將要走的路。
探索“打破”陶瓷行業同質化道路
制約中國陶瓷行業在國際舞臺上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是什么?大多數行業人士的答案是:同質化。事實上,盡管大多數行業人士都意識到同質化對于行業發展的危害,但是中國陶瓷產品同質化的發展速度并沒有因此而減慢,隨著噴墨技術在行業的廣泛應用,使得產品的復制變得更加容易,模仿與抄襲市場上熱銷的產品也更為簡單,這也加劇了基礎磚產品同質化的進程。
“基礎磚同質化嚴重,裝飾建材便顯的尤為重要。”黃海云說道。在技術上,水轉印是最常用的印花工藝,當噴墨技術出現后,印花這項工序就變得更簡便了。除了水轉印和噴墨技術外,烤花、堆釉、電鍍等也是常用的加工工藝。通過這些工序,將基礎磚進行再加工,使其形成差異化。“瓷磚本身可以說是半成品,通過鋪貼,以及各種軟裝的搭配才能形成整體的空間。而基礎磚由于自身的特性,無論是外形或者花色,所受限制較大。而裝飾磚則不同,從產品的研發生產到空間的搭配應用,個性化乃至定制化更易得到實現。”黃海云如是說。“當然,這條道路還需要有共同思路的陶瓷廠家一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