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山寨“德系”裝修在市場聲名狼藉,但少數裝修公司依舊高聲叫賣“德標工藝”、“德標工程”,用數款德國品牌建材忽悠消費者,以一些極具誘惑力的促銷手段讓消費者為山寨“德系”裝修買單,使一些沒有裝修經驗的消費者上當受騙。
德國品牌建材在中國市場銷售的不少,但目前也存在良莠不齊的事實,一些國內廠家注冊一個德國商標,就打著德國品牌旗號宣稱德國進口,一些德國企業與中國企業合作,用的是德國品牌名稱實則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貨,這些現象在山寨“德系”裝修市場司空見慣。因而消費者在購買德國品牌建材時,還應該多加注意產品的渠道來源。
山寨“德系”裝修公司用德國建材謊稱“德標工藝”、“德標工程”,一些消費者真不明白材料和工藝是兩碼事才上當,暫且不追究德系建材里頭有多少中國貨,就算真的用百分百德國原裝進口的建材裝修,也與“德標工藝”風馬牛不相及。用哪里的部分建材就可以稱之為哪里的工藝,如同不能說“東陽工藝”木雕作品用什么木頭做成,任何人只要用同樣的木頭做成的木雕都可以稱為“東陽工藝”?這是在混淆建材與工藝的概念,作為裝修公司的營銷手段來說,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營銷方式,但唯獨不能有忽悠消費者的手段。
所謂的“德系”裝修,這些業界人士都很清楚它的貓膩所在,甚至業內幾乎被當做笑料的山寨“德標工藝”和山寨“德標工程”,一些不良裝修公司居然大做廣告忽悠消費者,明明是中國的本土裝修公司,公司里沒有一個德國籍裝修技術人員,所有的裝修工<泥土工、木工、油漆工、水電工等進城農民工>都沒有受過德國裝修業的任何培訓,土生土長的中國裝修工,卻在一夜之間搖身一變就成了“德系”裝修公司和“德標工藝”師傅,此前媒體報道有業主要山寨“德系”裝修公司提供德國裝修標準文件,裝修公司居然也沒有這個文件,明明裝修公司都不清楚德國裝修標準為何物,卻叫賣起“德標工藝”還號稱能做“德標工程”,這樣的“德標工藝”和“德標工程”不是騙局還能是什么?
一位裝修界資深人士說:“中國裝修公司學習德國裝修技術不是什么壞事,甚至可以說與國外同行進行技術交流與學習是件好事,但你只是學習,還得先知道德國裝修究竟是怎么做,退一步講,就算你真的把裝修工人送去德國學習了,也還不能說你就會做”德標工藝了,更何況這些事實客觀上都不存在。我們都知道德國住宅裝修好,但中國裝修公司賣的只是一個山寨的概念,卻沒真正達到德國裝修技術水平的裝修工人,賣的是偽“德標工藝”。
互聯網時代使市場變得透明,裝修公司在實現轉型提升的過程中的確需要創新,包括營銷創新,但創新的前提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好服務,而不是一個概念讓消費者一頭霧水。山寨“德標工藝”的出現只是這些行業營銷困局的冰山一角,也是裝修行業的一次教訓,在概念已經很難成就一家企業的今天,裝修公司應該積極從設計水平與網絡技術、施工技術與新材料運用、渠道變革與終端服務提升入手,把品質提升與價格降低作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目標,時刻牢記誠信經營才是企業做大做強的根本。作為消費者來說,如何行業的市場都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在消費過程中多加留心也是避免陷入消費陷阱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