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易日盛踏上資本之路 首輪融資募投三大項目曝光
2014馬年開年,隨著中國股市開閘,中國首個 家裝 公司登陸資本市場成為行業聚焦的熱點。據了解,中國 家裝 的第一股,東易日盛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價格確定在了21元/股。
在春節前發布的A股發行公告7家公司中,東易日盛也成為新規后首家因發行價而主動選擇延期發行的公司。春節后的2月11日,東易日盛新股申購開始。據消息人士透露,2月20日前后,東易日盛將迎來上市的敲鐘時刻。
或被低估了的“ 家裝 股”
東易日盛IPO發行價預計為21元/股,市盈率高于建筑裝飾行業平均市盈率,部分觀點認為東易日盛定價過高。但據業內人士表示,東易日盛即將公布2013年業績,該業績市盈率僅為20多倍與平均市盈率持平,與此同時 家裝 股劃是否應劃分為建筑裝飾行業,完全按照工裝企業的標準來進行定價也存在較大爭議。
“作為 家裝 上市第一股,東易日盛不可能被單獨分到一個新板塊,只能歸到建筑裝飾行業”。一位熟悉證券市場的業內專家表示,雖然包括金螳螂在內的五家B2B性質工裝企業都被劃分到這一板塊,但 家裝 企業定位C端消費群體,采用預付款模式,與工裝企業的商業模式完全不同,現階段 家裝 股存在估值過低的可能。
同時記者注意到,在招股書中,東易日盛將自身定義為為“品牌消費類企業”而并非建筑類企業,其在盈利模式上與同期的索菲亞、德爾 家居 等 家居 企業更為相似。而實際上,索菲亞、德爾本質上仍屬制造業, 家裝 公司更趨向于服務行業,如何針對 家裝 股特征公正估值仍需探索。
八年上市之路背后的考量
自2005年開始籌備上市,東易日盛在資本市場上已奮戰八年,期間經歷私募、改制、縮減店面以及兩次IPO停擺,幾經坎坷的上市之路讓東易日盛經歷了一次次“標桿”式的洗禮。
上市之路如此艱辛,東易日盛為何鍥而不舍?東易日盛董事長陳輝對此反問:“如果企業從骨子里想做到非常規范,為什么不選擇上市”?
在陳輝看來,上市不是目的而是創造更多價值的一種手段,能夠為企業打開新的格局。眾所周知,上市將企業完全暴露在公眾的監督之下,創始人在決策權上受限,上市需要莫大勇氣。但上市形成的規范與制度,能夠避免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投機行為,避免快速擴張下的“滑鐵盧”。
而對于 家裝 業來說,上市無疑是整個行業質變的過程。東易日盛八年上市長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沒有參照標準。“ 家裝 第一股”的誕生也為全行業提供了示范樣本,縮短了后來者走上資本道路的進程。
從大行業、小企業的現狀可以窺見,企業發展規模不大會存在資金、實力不足的問題,企業受限行業更難向前邁進。在上市企業的拉動下,一批優秀企業將陸續走向資本市場,上市后共同更利于提高行業集中度和誠信度,推進行業發展。
首輪融資主要募投三大項目
據了解,東易日盛此番IP預計融資4.61億元,加上財務費用將近5億,首輪融資將主要用在“A6體驗館”、“愛屋及屋”體驗館和“信息化研發”三大項目上。
記者了解到,在募投項目上,東易日盛將在三年內新開99家店,其中包括45個A6體驗館,44個愛屋集屋體驗店。99個店面的募投產出將按照東易日盛2013年新開的30多個店做標準,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這30加新開的中小型體驗店產生收入超過4億。
實際上,對于無論針對中高端客戶的A6還是定位中端的愛屋集屋,東易日盛的舉措都是在完善有機整體 家裝 ,按風格及生活方式把全產業鏈產品打通,形成全產業鏈的盈利模式。
對于信息化的研發,陳輝表示,2014年東易日盛將實施互聯網計劃,互聯網的核心價值就是讓渠道縮短,讓價格下降。同時,他指出燒錢的電子商務一定不是好的電子商務,東易日盛要抓住 家裝 行業的復雜行,把握信息化時代的新機遇。
在明確募投基金的去處后,對于東易日盛“圈錢”的質疑也就不攻而破。據知情人透露,目前東易日盛占據50%以上股份的最大股東為陳輝夫掌管的東易天正,此次發行價公布的同時,東易天正承諾5年不套現。
值得玩味的是,東易日盛自2005年開始就沒有在商業規模上開拓新城市,直到2013年才在全國新開店面30家,這或許意味著東易日盛新一輪的增長才剛剛開始。(文/新浪 家居 張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