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一線城市80%房子都是投資人購買的,房地產市場泡沫已經很明顯。地產行業的一些先行者已經開始對樓市產生悲觀預測——按現有道路發展下去,地產泡沫總要破滅。為此,這些先行者正在悄然改變“生產”模式,住宅產業化、建筑節能 化開始受到建筑企業推崇。作為與房地產業聯系最緊密的行業,長遠來看建材業的發展必受到地產業良性推動。
房價飛漲 有多少不是泡沫?
當下中國地產市場的發展情況與曾經的日本十分相似,北京、上海、深圳、甚至杭州,數個一線城市的房價在逆市狂飆。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前,地價 可以把美國買下來,“我們現在有這種趨勢,這是很可怕的。”萬科掌門人王石如此說。
受地產業推動 建材業將向合理化方向轉型
房價上漲的局面令大多數地產、非地產企業樂不可支,各類企業大舉入駐地產業,將高價圈地、捂盤提價這些手段運用得得心應手。就在今天下午三點,廣州出現以255億元的天價拍出的全國地王新紀錄。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經濟低迷之時借房市強勁提升之勢,大賺一筆。數據顯示,現在某些一線城市的樓盤銷售80%是投資者。中國社科院在京發布2010年《經濟藍皮書》稱,中國85%家庭買不起房子。
樓瘋之下的冷思考:地產業如何做強?
在買與建的雙重瘋狂之中,一些地產企業卻冷靜下來。從日本的經驗中可以預測,若按現在的道路繼續前行,中國的樓市泡沫破滅正進入倒計時。在這樣的預期下,地產企業悄然興起了由“量”向“質”的轉變。
隨著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結束,中國單位GDP碳排放量減少40-45%的承諾走向實施階段。房地產業這個碳排放大戶的調整工作也必將被列入“打擊”頭號名單當前的建筑模式已經顯出弱勢。業內人士表示,產業化的建筑方式正悄然成為趨勢;而建材采購也將偏向新型的、合理的、高附加值的產品。
受地產業推動 建材業將向合理化方向轉型
建材行業產能過剩、建材企業利潤率急速下降又沒有突圍之策……大大小小的問題都說明了建材行業的結構調整的重要性。在國家出臺政策的同時,市場經濟的引導也將發揮巨大效用。
為破解高碳排放的行業課題,房地產行業將在建材產品的取舍上也下足功夫,老舊過時的建材產品雖然價格占據絕對優勢,從地產企業的綜合支出角度考慮,新型建材產品將擁有更強的競爭實力。地產業的推動之下,不節能的、低科技附加值的建材產品將在不遠的將來退出市場,建材行業將向合理化發展方向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