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午、晚三餐“食物鏈”均衡才能最大程度避免亞健康
●主食切不可省,谷類分泌的碳水化合物足夠才能提供腦力所需糖分
健康工程要從點滴做起,白領一族看似簡單的午餐問題,學問其實一點兒也不少。
醫學指導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營養中心陳超剛副主任醫師
俗話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但對工作忙碌的白領來說,要做到三餐均衡營養還真不容易,尤其是匆匆忙忙的那頓午餐,很多人往往是應付了事。
人的身體自我調節能力很強,一兩餐吃不好看不出什么問題,但一兩年、三五年下來,早晚會出問題:疲勞、失眠、腰酸背痛、手腳麻木等一系列亞健康癥狀甚至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出現時,為時已晚。
白領午餐必備內容
必備之一足夠的碳水化合物
午餐在一天里,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早餐一般占全天熱能的30%,午餐占全天熱能的40%,晚餐占全天熱能的30%。除了吃飽之外,質量也非常重要。
白領一族從事腦力勞動,午餐的碳水化合物要足夠,這樣才能提供腦力勞動所需要的糖分。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于谷類,宜選擇淀粉含量高的谷類,如米飯、面條等,避免含蔗糖較多的食物,如甜食、飲料等容易引起肥胖,不宜作為主食。午餐若選擇米飯,量宜在75克至150克。
除了選擇谷類,午餐中若有粗糧就更好,這樣下午的血糖會更穩定,釋放緩慢,使大腦中的糖來源更持久。粗糧可選擇玉米、紅薯等。
必備之二高質量的蛋白質
蛋白質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幫助穩定餐后血糖,為人體提供能源。高質量的蛋白質來源有肉、魚、豆制品。但由于有些高蛋白質食物脂肪含量也高,因此要控制好攝入量,最好多選擇脂肪含量少的豆制品和魚類。以肉類為例,午餐時純肉類在75克左右比較適當。
一些白領因擔心身體發胖,午餐時刻意少吃米飯等主食,其實當身體需要的主食不夠時,會相應地多吃肉類或油膩食物,這樣更容易發胖。
必備之三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不可少
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的來源主要是水果和蔬菜。人體一天所需要的蔬菜量為300至500克,水果為200至400克,午餐減半即可。午餐無論是在外面吃,還是自帶食物,都存在一個問題,很難攝入足夠的水果和蔬菜,解決的辦法有兩個,一是下午茶時再吃些水果;另一個是晚餐時多吃一些蔬菜。現在有很多白領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享受一頓健康的午餐,小編建議像這樣的情況可通過食用固體維生素,或是身體吸收較差的人亦可。
白領午餐三大誤區
吃得太簡單,喝杯奶,吃個面包或方便面打發掉。
就餐時間隨意,有時太早,有時太晚,忙到下午一兩點才吃。
經常選擇油炸、煎烤的油膩食物,或選擇熱量過高的西式快餐。
白領午餐四大禁忌
1、求速度
白領中午休息時間很短,最少的只有半個小時,就這一點時間,許多人還沒有充分地利用起來,寧可縮短吃飯時間打算、聊天
2、減肥少食
女性開始注意減肥,但又沒有專門的營養師提供節食的方法,長此以往使胃長期得不到運動,造成功能退化
3、營養搭配不當
以煎炸食品為多,品種少,營養不全面,盒飯雖然品種較多,但是烹制方法不科學,而且許多攤主為了節約成本,不會提供最新鮮、時令的葷素菜
4、飲食不規律
白領工作比較忙,午餐時間不穩定,沒事的時候早一點吃,有事的時候拖到下午,甚至不吃。這是導致胃病的主要原因
帶飯一族少帶莖葉蔬菜
自帶午餐的上班族,蔬菜的選擇須特別謹慎,盡量少做莖葉類蔬菜,多做瓜類蔬菜。西紅柿、菇類和蘿卜等也是不錯的選擇。晚餐在家就餐可以多吃綠葉蔬菜,以彌補午餐的不足。
要留做次日午餐的蔬菜,只須烹調至六七分熟,以免第二天微波爐加熱時進一步破壞其營養成分。葷菜盡量選擇含脂肪少的,如牛肉、雞肉等。煮好、晾涼之后立刻攝氏度冰箱保存。第二天帶到辦公室后最好能立即放入冰箱,午餐前應用微波爐充分加熱再食用。
AA族要經常更換餐館
幾個同事中午在外一起A A就餐,是很多白領們較普遍的午餐方式,但在外就餐,特別要注意的是餐館用油的問題,應選擇衛生等級較高的餐館,以避免吃到回收油、飽度程度過高的豬油、黃油等,這些油類容易引起肥胖、慢性病,對身體造成潛移默化的損害。
經常在外就餐,不宜固定在一家餐館就餐,最好一個月內在兩至三家餐館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