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1 關于競爭 洗牌加速喜憂參半
陽光在風雨后。危機重重下的企業,每個表情不一而同。有人愁,有人笑,有人絕望,有人期待。而現在才剛剛開始,預想中的寒冬還沒真正到來。也許是明年的3月份,也許是明年的6、7月份,也許是明年底,這么多的也許,只是想說明,明年真的困難重重。
對于做好了抗寒準備的企業,明年正是展示其實力的機會;而那些平時忘了積累的企業,也許等不到明年底。
猜想2 關于節能 環保趨勢不可避免
2009年,節能環保的 家居 用品將會漸成趨勢。
從太陽能熱水器空氣能熱水器,從白熾燈到節能燈,從普通玻璃到中空玻璃,環保節能的 家居 材料正逐漸成為 家裝 的“主角”。08年,全國各城市都見證了節能燈“開疆僻壤”的拓展速度。而在政府的引導和推動下,環保節能肯定是社會趨勢。
不過,目前節能產品種類不多、價格較高等因素也制約著節能 家居 產品的發展。
猜想3 關于設計 “設計”的重要性凸顯
無論是材料企業,還是業主本身,對于設計、設計師的理解和追求,都在逐漸成熟。對業主而言,業主需要設計師的指點;對材料企業而言,他們也希望獲得設計師的肯定。設計師,通過他們的“設計”,在業主和材料企業之間,架設了溝通和交流的橋梁。
業主消費設計的意識也在逐漸凸顯,更加尊重設計師的勞動成果,“付費設計”也從原先行業的“三令五申”變成約定俗成的行為。
猜想4 關于風格 沒有風格就是最好的風格
自“混搭風”從時尚界吹向 家居 界以來,風格就成為了模棱兩可的話題。中西結合,東西混融,南北交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往認知的某種風格,失去了純粹的面孔。而設計師也紛紛表示,“沒有風格就是最好的風格。”
舒適、個性,成為更多人常常闡述的關鍵詞。 家居 生活中,風格只是形式,而活在其中的自我回歸,才是最能體現 家居 價值的表達。
猜想5 關于聯盟 “抱團取暖”形式各異
材料商之間的聯盟,材料企業與 家裝 公司的聯盟,小范圍三四個品牌聯手讓利,大范圍系列品牌為業主提供“一條龍”服務。天冷的時候,大家都意識到“抱團取暖”是個不錯的行動。
一方面,聯盟可以讓參與其中的企業達到資源共享,信息交流,降低成本等目的;另一方面,實在的聯盟也能讓業主享受更多的服務。單打獨斗的力量畢竟有限,而通過行業聯盟的方式,齊心協力,將足夠的信息回饋消費者,并能降低企業付出的成本,何樂而不為呢。
家居 行業在中國發展了十多年,十余年的高速增長, 家居 行業從家庭作坊,到粗放經營,到拼成本、拼銷量、拼資本的發展模式中快速擴張,然而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驟雨”,卻瞬間瓦解了不少人的信心,有的企業甚至一朝回到原點。
從未經歷過的困境讓部分企業崩盤,也讓部分企業對未來發展道路進行更深刻的思索。
“自救”也成為企業迫在眉睫的積極之舉。從廈門市場上,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企業暫停擴張的步伐,減少支出成本,收縮多余的場所,大大降低了經營成本。而有些企業,則另辟蹊徑,轉換經營思路,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到位的個性服務。這些積極的自救措施不僅行之有效,而且拉動了整個行業的繼續前行。讓人們對于行業的明天抱著更多的期待。
當然,要談 家居 業就不得不從其上游的房產說起。從目前相關數據顯示,廈門樓市正悄悄蘇醒,“回暖”是近來最引人注目的現象。上游“有水”,下游自然受益。買房的自住需求凸顯,對于裝修的需求也將進一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