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五星級大廚來說,最為擔心的莫過于食客的那句:你做的菜確實不錯,但不符合我的胃口。
當前正大步跨入互聯網時代的中國家電產業和家電企業,則面臨著相似的困惑:一系列智能家電以及圍繞智能家電構建的智能生活,無法在市場上引發消費者的共鳴。大量消費者也發出了同樣感嘆:這么多智能家電新品,卻不是我想要的。
那么消費者眼中的智能家電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未來基于智能家電的智能生活又將是一幅怎樣的場景?作為當前家電產業智能普及先鋒的美的等領軍企業們又將如何破局?
現狀:智能家電內熱外冷
當前,隨著越來越多的家電產品進入智能化時代,基于數字化、三網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應用技術的智能家電已經成為大多數中外家電企業的戰略重心。
不論是白電還是黑電,最近兩年來說的最多就是智能化產品和戰略;從去年開始更是全面拉開了智能家電的市場化推廣風口。然而,來自家電市場一線,以及消費者對此的反饋卻是:智能家電并非市場消費主流。
內熱外冷已成為當前智能家電在中國市場發展的“真實寫照”。究其原因:一方面智能家電的產品價格過高、產品種類過少,終端市場的宣傳和推廣力度還偏弱;另一方面則是智能家電產品的操作性和體驗性,還沒有給眾多消費者帶來意外和驚喜。
對此中怡康市場研究公司品牌總監左延鵲指出,“當前智能家電仍然處于探索階段,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導致消費者對于智能家電處在一個模糊和被動接受的狀態。這種情況對于家電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會,讓少數大企業通過探路布局后搶占智能市場的先機。”
癥結:產品思維遭遇場景思維
同樣一款智能空調,對于企業來說想表達的“采用WIFI一鏈智聯技術、云服務平臺在線診斷”等技術優勢。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想了解的卻是“能不能帶來更加舒適、更加省電、更加智能體驗”。
過去兩年間,對于中國家電產業的互聯網轉型來說,遭遇最大的挑戰便是“形似而神不似”。產品技術思維的出發點,就是要凸顯企業的產品和技術有多么先進和領先。場景思維的出發點,則是完全從用戶最關心的使用和體驗角度出發。
對于眾多消費者來說,需要的智能家電不是孤僻的技術名詞、也不是冷冰冰的智能產品,而是可以帶來更多驚喜的體驗和舒適的生活。智能家能的未來,一定是可以帶來用戶更多的驚喜和體驗,更多的舒適和享受,獲得從產品購買、送貨、安裝、服務的一體化舒適體驗。
比如清晨在智能空調根據環境溫度和濕度而自動吹送舒適的環境中醒來,從智能電冰箱推薦的營養食譜中取出食材做好早點。然后通過電視屏幕查看出行路況信息確定最便捷的交通路線。離開家后,可以隨時通過網絡攝像頭查看家中的情形。一旦家里的家電發生故障,系統會主動提醒用戶并向工廠報修,約好上門服務的時間。
于是如何跳出產品和技術思維,回歸市場和用戶需求,建立一個全新的智能生活應用場景,決定著智能家電市場普及和消費引爆的成敗,也將影響著整個家電產業轉型升級進程。
破局:場景思維下的美的生活
當前,智能家電作為產業發展的趨勢獲得了所有廠商的共識,更為重要的是消費者也對智能家電和智能生活也充滿期待和憧憬。但是,如何突破當下“內熱外冷”、“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特別是引爆智能家電的市場普及?
過去幾年間,美的集團以“智慧 家居 戰略”為引擎,跳出單一的產品技術的轉型軌道,直擊家庭和消費需求打造“空氣智慧管家”、“營養智慧管家”、“水健康智慧管家”、“能源安防智慧管家”四大智慧管家服務,提供了基于生活場景的智能家電到智慧生活的一體化服務。
正如奧維云網研究院院長張彥斌所說的,“進入智能家電時代之后,家電企業不再是單純的產品制造商,而消費者也不是簡單的產品購買者,原本的一錘子賣賣關系已經變成了持續交互下的戀愛關系。美的集團智慧 家居 戰略聰明之處就在于,基于技術和產品搭建一個面向用戶的服務平臺,讓用戶買的是產品但獲得的是體驗和驚喜。”
在智慧 家居 戰略驅動下,目前美的集團基于美居APP實現對旗下30多個家電品類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互控”。同時,通過向第三方開放協議與接口系統,以及與阿里、京東等電商合作,可實現與其他品牌的互聯互通和更為廣泛的智能 家居 生活。
同時在技術創新優勢積極打造智能家電精品基礎上,美的還積極面向用戶為中心構建一個從購買,到送貨安裝、售后服務的線上線下O2O大服務平臺。以美的電商為新平臺,將“線上阿里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平臺,與“線下的國美、蘇寧全國連鎖和五星等區域連鎖,以及全國1800多家美的旗艦店”等平臺的無縫對接后,讓消費者獲得“線上下單、線下提貨”、“送貨安裝一體化”、“實體店體驗官網下單”的家電選購新體驗。
對此左延鵲認為,“作為中國家電產業的領導者,美的集團率先跳出產品技術思維,建立的用戶體驗場景思維,不僅實現了家電的智能化控制,還實現了用戶的智能化體驗,從而拉開了一個屬于智能家電用戶體驗的新時代。這也與當前國家力推的互聯網+戰略不謀而合,就是借助智能化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