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日本新式住宅設計著迷的人或許有所體會:它們大多是純潔平整的白色外表,仿佛紙折成的,全身沒有一根多余的線條。這種異常簡潔的美學仿佛無印良品的陶瓷糖罐子,一下就能抓住小清新的心。但是——建筑并不只有一個外表。關注久了,大家大概都會發現這些日本住宅的怪異之處:它們基本上不怎么考慮使用。采光和空間分配姑且不論,它們中的很多甚至可以為了維持室內外一致的簡潔線條而堂而皇之地不給樓梯和陽臺裝欄桿。對此不僅建筑師覺得理所當然,住建部門甚至業主也沒表達任何不滿。于是日本的住宅設計也就在這條奇怪的道路上高歌猛進了。對此我很疑惑,相信很多讀者也如我一樣百思不得其解。日前看到在東京工作多年的美國建筑師Alastair Townsend寫了一篇文章,對這個問題有獨到的分析。
于是翻譯(并稍作改動)如下,給大家做個參考。
在 Archdaily上,我們總能看到一些設計挺激進的日本住房。這些住宅大多是由年輕建筑師設計,而且總讓人感到困惑:似乎在日本,房子怎么弄都可以—— 沒有扶手的樓梯和陽臺,完全向外部敞開的房間,或者干脆整座房子一扇窗子都沒有。這些古怪甚至還帶點諷刺意味的設計手法一下就能抓住讀者們的眼球,并不禁問一個問題:日本人你們在搞毛?不過關于這些設計的照片和介紹總能在全世界的博客圈和媒體上迅速傳播并被熱烈討論,從側面證明了日本建筑師只是假羞澀真悶騷,而且還深諳資訊時代利用媒體傳播設計的道理。畢竟在日本這個注冊建筑師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年輕的設計師只有標新立異才能獨占鰲頭。可是那些客戶們又是什么動機呢?他們為什么甘愿選擇這種不合理的居住方式呢?
沒有欄桿的房子:HouseT/篠崎弘之建築設計事務所© Hiroyasu Sakaguchi

我們到底能從日本現代住宅設計上學到什么?
四面開敞的房子:Wall less house/手塚建築研究所。攝影:Katsuhisa Kida / FOTOTECA

我們到底能從日本現代住宅設計上學到什么?